中國作家協會召開首都文學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座談會
9月6日,中國作家協會舉行首都文學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座談會,共同討論抗戰時期我國作家及其文藝作品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抗戰文學創作的現狀與發展前景。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座談會并講話。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同志,在京中國作協主席團同志,抗戰時期參加革命、開始創作的老干部、老作家,首都文學界的作家、評論家,中國作協機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抗戰時期參加革命的煤礦老作家成善一,中國煤礦文化宣傳基金會副理事長、煤礦作協副主席劉俊參加座談會。
鐵凝在講話中向那些在血與火的歲月中以筆為槍的老戰士、老作家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祝福。她說,抗日戰爭的勝利昭示著中華民族對正義、和平與人民的莊嚴信念。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這一偉大勝利的重大意義,表達了中華民族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決心。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更是中華民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時刻。在那段悲壯輝煌的歷史歲月里,廣大作家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中國的文學始終表達著民族的心聲。鐵凝指出,在民族危亡的關頭,中國的廣大作家和文藝工作者表現出空前的團結,他們滿懷對祖國母親的深情,滿懷對獨立與自由、和平與光明的向往,寫下了難以計數的小說、詩歌、散文、歌詞、特寫、報告文學、戲劇,有力地鼓舞著中國人民的抗日斗志。抗戰中的文學是人民的文學。在中國文學的歷史上,文學從來沒有像在抗戰中那樣,深入到街頭、田間和戰壕,深入到最廣大民眾的心頭,成為“射向敵人的子彈”和“捧向人民的鮮花”。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軍事和政治的勝利,也是民族精神的勝利。鐵凝談道,70年過去了,抗戰歷史和抗戰精神依然像山一樣矗立在我們面前,抗戰還遠沒有寫完,抗戰文學如同群山連綿,一直有更高的一座山在召喚著我們。現在,中華民族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抗日戰爭中的無數先烈夢寐以求、犧牲奉獻的偉大理想正在我們的前方展開,中國廣大作家必將繼承和發揚抗戰文學的光榮傳統,與民族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以我們的筆記錄這個偉大的時代,高舉理想的旗幟,弘揚中國精神,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在會議主持中指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弘揚抗戰精神,要充分認識文學的地位和作用,銘記我們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努力發揮文學作品深刻的價值引領作用,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好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學精品,包括抗戰文學精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作家、評論家代表先后發言。抗戰時期參加革命、今年已九十高齡的煤礦老作家成善一在座談會發言中,深切回顧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闡述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期的中流砥柱作用。
鄧友梅、柳建偉、孟繁華、大解、程雪莉、李云雷、張者、徐非光等作家、評論家,從不同角度回顧抗戰歷史,表達對革命先烈、文學前輩和死難者的懷念,肯定文學的社會價值和精神力量,表示要弘揚抗戰精神,推動抗戰文學創作。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