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全國設50個首席代表處延伸服務
6月6日,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第二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版權管理司司長于慈珂、副司長湯兆志,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主席李前光,中國文聯權益保護部權益副主任暴淑艷,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顧立群,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副主席宋明昌、李玉光、王鄭生、于云天、陳小波、解海龍,中國文聯攝影藝術中心主任劉宇,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101名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代表出席大會。
李前光主持大會。
閻曉宏高度評價了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的工作。他指出,本次會議是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在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后的首次會議,對于推動攝影事業發展和著作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他充分肯定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在建立攝影著作權保護機制、積極參與《著作權法》修訂、與教科書出版機構簽訂攝影作品使用付酬協議、推出攝影作品限量鑒證服務和交易項目等方面所做的開拓性工作和取得的可喜成績,并希望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再接再厲,緊緊團結廣大攝影家,積極適應社會變革、承擔社會責任,擔負起全面保護攝影著作權的使命,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暴淑艷表示,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換屆以來,在延伸服務手臂,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服務機制方面的成功探索與實踐,給協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不斷創新服務機制和服務手段,為推動攝影作品的版權保護與運用,促進攝影事業的繁榮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為中國文聯其他藝術門類的權益保護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會上,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向設立在全國各地、各行業的第一批50個首席代表處頒發牌匾。2015年初,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為更好地維護攝影家權益,發揮集體管理組織在社會管理和服務中的職責,啟動了設立首席代表工程,在全國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攝協和全國性行業攝影協會設立首席代表處,在全國各地市級城市設立首席代表。第一批首席代表處啟動,標志著該協會的服務開始向全國各地、各行業延伸。
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首席代表的主要職責:一是發展會員,使廣大攝影家權益得到合法保護和作品有序傳播;二是拓展攝影作品限量鑒證服務;三是舉辦攝影展覽、講座,開展各種攝影活動。目前,各省級行政區和重要產業行業攝協首席代表處的設立以及主任、副主任的聘任程序已經基本完成,各地市級城市的首席代表聘任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自成立以來,把著作權集體管理作為工作的“重頭戲”,在推進對教科書使用攝影作品支付稿酬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和中國歷史最悠久、出版教科書數量最多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簽署了《教科書“法定許可”稿酬收轉協議》,終結了教科書不向攝影家付酬的歷史;推出的攝影作品限量鑒證服務、也進一步完善了藝術品交易規則,對攝影史上長期以來“攝影原作”概念模糊的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著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通過網站建立作品使用查詢系統公布已付酬的作品、查找會員作品登記檔案、依靠媒體發布信息尋找作者、查閱新華社中國圖片檔案館館藏資料、求助于老一輩資深編輯等措施努力尋找作品權益人。針對部分教科書使用作品權利人無法尋找的情況,本次會議上,全體代表一致通過采取國際通行的“一攬子許可+模糊分配法”,從積壓多年的不明權利人稿酬中支出100萬元,向會員攝影家分配。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制定相關細則,報國家有主管部門審批后實施。
本次會議還審議通過了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年度工作報告、財務報告、有關費用調整等事項,更替和增補了10名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理事。
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是由中國攝影家協會聯合全國性攝影團體和著名攝影家發起,經國家版權局同意,報國務院總理辦公會批準成立的國家一級社團及非營利性組織。自2008年成立以來,為提高和維護攝影家的權益,積極向國家立法機關建議修改《著作權法》;開創了教科書使用攝影作品的版稅支付,終結了中國攝影家長期得不到教科書稿酬的歷史;推出的攝影作品限量鑒證服務、進一步完善了藝術品交易規則,破解了攝影版權史上長期以來“攝影原作”概念模糊的困惑。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