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看兗礦暨第五屆全國煤礦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活動成功舉辦
9月19日至9月21日,中國作家看兗礦暨第五屆全國煤礦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活動在兗礦集團舉辦。中國煤礦文聯主席梁嘉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中國煤礦文化宣傳基金會理事長、煤礦文聯副主席龐崇婭,山東省作協主席張煒,山東省煤礦工會主席劉寧出席活動并講話。中國煤礦作協主席劉慶邦主持活動,兗礦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宋國致歡迎辭。在活動的啟動儀式上,《陽光》雜志頒發了兩年一度的陽光文學獎。
中國煤礦文聯主席梁嘉琨希望參加此次活動的中青年作家和文學創作骨干珍惜此次深入煤礦采風的機會,重點看兗礦的企業文化,重點感受兗礦在傳承與繼承中不斷發展的時代精神,感受煤礦工人的責任、仁愛、誠信和執著,看煤礦,寫礦工。
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把自己從事煤礦工作的經歷看作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影響,憶起當年自己對煤炭制氣等的夢想,再看到兗礦煤化工產業的蓬勃發展,不由得感慨萬分。他鼓勵來自煤炭行業的中青年作家把煤礦當作豐富的情感資源,用細膩向上的筆觸描繪煤礦工人的時代篇章。
剛剛憑借長達450萬字的10卷本小說《你在高原》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山東省作協主席張煒,在講話中把自己的文學創作比喻成煤礦工人,認為在精神世界的探索與煤礦工人的采掘工作一樣,都是用智慧和辛勤的勞動去挖掘光明,奉獻光和熱。他同時認為兗礦的作家和詩人已經是我省文學界很重要的一支力量,希望兗礦的文學創作者埋下身子,寫出更多更好的反映煤炭工人風貌的作品。
兗礦集團作為山東省重點國有企業,現有員工9.66萬人,地處儒家文化發源地孔孟之鄉,具有得天獨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近年來,他們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凝練出與科學發展相適應、融合濃厚地域文化特色和煤炭企業特質的責任文化,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文學創作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他們于1986年就創辦文藝期刊《烏金潮》,1997年被確定為全煤系統四個文學創作基地之一,一批業余作者脫穎而出,部分優秀作品入圍得獎,這些都極大豐富了礦區業余文化生活,樹立了文化兗礦的良好形象。兗礦集團公司黨委副本記宋國在致辭中真誠希望通過這次看兗礦活動,用大家通達的慧眼,全方位審視兗礦,近距離感受兗礦,多角度描繪兗礦,向外界展示一個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際化企業集團形象。
本次活動歷時4天,著名作家、評論家、編輯雷達、王宗仁、劉慶邦、孟繁華、秦萬里、陳東捷、荊永鳴、劉玉棟、徐迅、李韋、凌翼、白丁、閆桂花等參加了本次活動,有關作家、評論家、編輯還為參加煤礦作家高研班的60多位煤礦的文學創作骨干進行授課。在兗礦集團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周壽成的帶領下,大家在課余時間,專門實地考察了兗礦集團的現代化的礦井興隆莊礦和濟三礦。
中國作家看煤礦活動及舉辦煤礦中青年作家研討班,是中國煤礦作協舉辦的一項品牌活動。該作協自2006年起,曾在河南義馬、神華神東、內蒙古平莊和山西潞安煤礦集團公司舉辦過四屆,共邀請了40多位社會作家、評論家、編輯深入礦山的井下與井上,與廣大煤礦職工促膝談心,了解煤炭行業的輝煌成就和現代化煤炭工業發展的現狀,并先后為煤礦200多位作者上課。他們創作的大量煤礦題材的作品,為塑造新時期煤礦企業的形象,提高煤礦職工隊伍的文化素質,繁榮煤礦文學,推人才、出精品,培養更多優秀的煤礦作家和煤炭工業的文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