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煜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煤礦文聯主席梁嘉琨出席并致辭
10月19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中國煤礦文聯、中國煤炭報社、平莊煤業集團公司主辦,中國煤礦作家協會、《陽光》雜志社和平莊煤業集團工會承辦的吳曉煜作品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作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陳建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中國煤礦文聯主席梁嘉琨出席并致辭。梁嘉琨在致辭中說,煤礦文化事業有著優良的傳統,煤礦獨特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使煤礦職工對文化藝術的追求與渴望,顯得比任何一個行業都更為迫切。煤礦是培養作家的搖籃,像陳建功、劉慶邦、譚談等一大批著名作家都是從煤礦走出來的。煤礦不僅創造物質文明,也貢獻精神文明,煤礦文學事業正在煤炭工業兩個文明事業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王顯政為吳曉煜作品研討會發來賀信。
研討會由中國煤礦作家協會主席劉慶邦主持。
出席研討會的還有中國煤礦文化宣傳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煤礦文聯副主席龐崇婭,中宣部文藝局副巡視員梁鴻鷹,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胡平,《中國安全生產報》《中國煤炭報》社長白海金,平莊煤業公司總經理張志、黨委書記趙連陟、工會主席張光偉,著名評論家、編輯家、作家雷達、崔道怡、胡殷紅、徐坤、彭學明、王必勝、韓小蕙、何向陽、呂先富等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藝術報》《中國煤炭報》、中國作家網、新華網、中國煤礦文化網的記者共50多人。
大家一致認為,吳曉煜的作品將人文社會、礦工情結、贊美祖國融入到創作中,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獨特的視角、質樸的語言,多角度反映了煤礦等領域的滄桑歷史以及時代特征。作品厚重,語言生動,知識性強,富有感染力,給人以啟示,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的思想和智慧。
據了解,吳曉煜同志1967年畢業于南開大學歷史系,早年在內蒙古平莊礦務局工作,后在煤炭工業部、國家煤炭工業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機關任職。現任中國煤礦塵肺治療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煤礦作協副主席、煤炭史志工作委員會主任,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科學史學會委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筆耕不輟,著作已達十幾種,以多樣的主題、深刻的內涵、充沛的情感和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與開掘引起廣泛關注。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