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煤礦文化干部高研班學員心得體會和交流發言摘登
[NextPage學員心得體會]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10月16日至22日,中國煤礦文聯主辦的“百礦千名”煤礦文化管理干部和文藝骨干培訓工程第二屆高級研修班在中國煤礦工人北戴河療養院培訓中心成功舉辦。學員們在6天時間里,結合7位老師的精彩授課和分組討論會,一起談感想、談收獲,交流工作和學習經驗。
楊占先(大同煤礦集團文體發展中心副主任)
在這幾天的緊張學習之后,感到工作思路清晰了,目標明確了,責任重了,壓力大了,動力足了,對群眾文化工作也有了一些新觀點、新想法和新經驗。
張海豐(開灤集團唐山礦業分公司工會副主席)
為我們授課的老師們以“德藝雙馨”的高尚品質,“鐵戶擔道義”的治學情懷,平易近人,樸素無華的生活作風,給我們煤礦基層文化干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不能停止對文化知識學習、探尋的腳步,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精神追求。
郝志強(陽煤集團新景公司工會)
老師們知識淵博,思想豐富,語言質樸,生動活潑,聽了他們的課,不僅增長了見識,還開闊了眼界,是一次令人終身難忘的學習經歷。
馬貴軍(大同煤礦集團雁崖煤業公司工會文委)
這幾天的培訓,名家匯集,內容從群眾文化、傳統文化,到書法、美術、攝影藝術,再到文化活動的策劃和實施,不僅拓寬了我們的文化視野、開闊了我們的藝術思維,而且提高了我們謀劃開展文化活動的能力,使我們煤礦文化管理干部真正成為本單位文化建設的骨干力量,成為煤礦文化事業的發展和傳承人。
劉桂芝(山東能源新汶礦業集團黨校工會)
解海龍老師的一幅幅照片震撼著我,照片背后的故事感動著我,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幾十年如一日,深入邊遠貧困地區,為失學兒童奔波,為希望工程吶喊。他是那樣平凡的一個人,卻做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他的故事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得到了升華。他向學員們講述邊遠山區的一個又一個失學兒童的故事,娓娓道來,波瀾不驚,如同在講別人的事情一般平靜,但卻聽得我們熱淚盈眶,心潮澎湃。
任和(大同煤礦集團文體發展中心)
梁東老師講授的《重新認知中華傳統文化》一課,站在為歷史負責的高度審視中國傳統文化,從生活的細節中反思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誤區,用“中國人”的情感宣揚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感情充沛、聲情并茂,令人印象深刻。
李賀亮(山東能源龍礦集團文化中心)
通過學習培訓,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煤礦文化干部要“舉精神旗幟,建精神家園”的重要性,也激勵我更加堅定地以各位老師、藝術家為榜樣,努力成為煤礦工人靈魂的工程師。
[NextPage高研班第三組組長王泮鈞在結業儀式上的發言]
王泮鈞在結業儀式上的發言(摘選)
相聚在“臥榻聽濤聲,推窗觀海潮”的北戴河之濱,作為一名煤礦基層單位的文化干部,能夠榮幸地參加這屆煤礦文化干部高研班進行學習,終生難忘。特別是在煤炭市場持續下行、煤礦經營舉步維艱的困難形勢下,煤礦文聯的領導們積極為廣大煤礦文化干部著想,高瞻遠矚、力排眾議,持續舉辦了兩屆“百礦千名”煤礦文化干部和文藝骨干培訓班,并且還將繼續舉辦下去,這是莫大的功德,我們都心懷感動。一周的學習觀摩匆匆而過,時間短暫,但優秀的文化傳承和高尚的人格展示,卻珍珠瑪瑙般地讓我們目不暇接。在我們小組幾次討論交流和討論中,我們聽到了許許多多的感激和體會,大家收獲滿滿。下面,我把我們第三組學員朋友們的學習體會,總結為三個特點,向大家做一匯報。
一、大師傳藝,諄諄教導。
這次培訓班請到的老師層次之高,水平之高,讓我們感到驚訝。學員們普遍認為,這些天,為我們上課的老師們大多是國家和高等院校大師級的人物,像梁東老師已是83歲高齡的老人,曾任國家煤炭機關多個部門的領導,現在仍然是國家詩詞文化界的泰斗人物;仲呈祥老師是目前國家一流的文化學者;馮雙白老師也是參加過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文藝工作座談會的專家學者之一。這些大師級的人物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講解分析、教育指導,并和我們面對面、心貼心地交流互動,讓我們充滿由衷的感激。同時,這些老師們對我們煤礦職工的特殊感情流露和對煤礦職工的真情尊敬,更讓我們深深感動。這無形中增加了我們的自信,堅定了我們的信心,增強了我們煤礦職工的自豪感。
二、啟發點高,落腳點小。
這些大師們深入淺出的講授方式讓我們感到親切。許多同學在剛開班的時候認為,煤礦的特殊文化與大師們所講授的內容肯定相去甚遠,基層單位的具體工作與專業的理論授課風馬牛不相及,不會有太多緊密的結合。但是,通過聆聽謝力老師關于“看天氣、接地氣、聚人氣”的精辟講解、彭華競老師深入淺出的繪畫普及知識和慷慨贈與、馮雙白老師關于大型文藝活動的策劃、盛軍老師青年時期刻苦的求學精神的講述,讓我們不僅學到了如何事半功倍地去做基層的文化工作,還得到了激勵上進的勵志教育。這些課程面向基層、貼近煤礦文化工作的現實,對于我們今后文化工作的開展有著直接意義,大家都覺得受益匪淺,惠及終生。
三、認真做事,真實做人。
通過這次學習培訓,親身感受到大師們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國學素養和人文情懷,真真切切地讓我們由衷的敬佩。梁東老師慷慨激昂的情緒、認真執著的精神、嚴謹治學的態度和那美輪美奐的唱詩朗誦,至今有猶在耳,鏗鏘有力;馮雙白老師的舞蹈講解,讓我們幾次感動的落淚;解海龍老師的家國情懷、對于貧困山區孩子們的溫暖關愛,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接連不斷地關心關注、關愛關懷和勇往直前的的奉獻精神,讓我們由衷的敬佩。一雙《大眼睛》,冰釋了多少個冬季的寒冷,迎來了多少個溫暖的春天啊,他對于妻子兒女們的虧欠、對自己生活的苛刻嚴謹,讓天下的善良人心疼和感恩,這些都為我們如何做人、做好人,怎樣做事、做好事,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我們認為,大師們之所以成為大師,是他們先天的悟性和后天的努力。開發悟性,努力進取,是我們每一位致力于提高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學員們的理想。通過這次收獲頗豐的學習培訓,相信在啟迪智慧、撩撥心弦、感化情懷、凈化心靈方面,大家都有所體會。這次學習,對于我們每一位學員來說,可謂意義非凡,這是業余與專業的近距離碰撞;這是迷茫與明智在特定機遇和環境下,最巧妙的契合;這是我們全體學員在煤礦文化工作過程中難得的緣分和福氣。這些福氣,就是中國煤礦文聯的領導和老師們給我們帶來的,他們給了我們煤礦文化干部提高素質、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動力。我們一定繼續努力認真學習,提升綜合文化素質,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向廣大基層煤礦干部職工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最后,請讓我再一次代表我們第三組的全體學員,向各位領導和老師深深地鞠上一躬,謝謝各位領導和老師!
謝謝大家!
(王泮鈞,山東能源新礦集團華新地產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本屆高研班第三學習小組組長)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