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報:寒冬里,感受一場春雨的滋潤

在解海龍講攝影的課堂上
6月1日至6月7日,“百礦千名”煤礦文化管理干部和文藝骨干培訓工程(以下簡稱“百礦千名”工程)首屆高級研修班在中國煤礦工人北戴河療養院培訓中心舉辦。
“療養院出門就是老虎石公園,但上課時沒有一個學員去游玩。”中國煤礦文聯副秘書長、中國煤礦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陽光》雜志社社長盛軍說,他沒有想到研修班的課堂氛圍會和學校一樣。
高級研修班是“百礦千名”工程的第一項重要活動。在研修班上,處在煤炭市場寒冬中的煤礦“文化人”感受到了一場文化春雨的滋潤。
用三年時間,培養千名文化人才
“百礦千名”工程是中國煤礦文聯推出的一項重要活動,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梁嘉琨稱其“具有戰略性高度”。他說:“我們要把煤礦職工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和經濟建設水平一起提高上去,目前基層文化藝術活動開展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文藝活動的形式、內容與職工群眾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
中國煤礦文化宣傳基金會理事長、中國煤礦文聯副主席龐崇婭說,開展“百礦千名”工程,就是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面向全國煤炭企業,有計劃地培養千名以上基層文化管理干部和文藝骨干。活動將通過集中培訓、現場觀摩教學、主題報告、座談研討等多種方式,深入學習文化領域前沿知識,拓寬煤礦文藝工作者的視野,提升謀劃文化建設、開展文化活動的能力,使他們成為本單位文化建設的骨干力量,為煤礦文化事業持續繁榮提供強有力的發展后勁。
“在當前煤炭經濟形勢面臨嚴峻市場挑戰,煤炭企業大幅虧損的情況下,中國煤礦文聯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抓文藝工作不放松,力克時艱,堅持‘文化聚人、文化育人’的觀點,越是在困難時期,越是要重視文藝的精神食糧作用,越是要著力滿足職工群眾的精神生活需求,用文化的力量帶動人,用藝術的力量鼓舞人。”龐崇婭說,“‘百礦千名’工程就是要系統地培養一大批思想有深度、視野有廣度的煤礦文化藝術工作者,提升他們謀劃文化建設、開展文藝活動的實際能力,為穩定煤礦工人隊伍提供精神支撐,為煤炭文化藝術事業持續繁榮發揮重要作用。”
研修班,要讓大家真正學到東西
為了這次研修班,中國煤礦文聯領導沒少花心思。請誰來講課?講什么內容?研修班畢竟時間不能太長,怎樣才能讓學員學到更多東西?這都是他們要考慮的。最終,他們請來了一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文化藝術界精英前來授課。
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任劉尚軍的授課內容是,群眾文化的特點及文聯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他闡述了群眾文化的自主自發性、開放包容性和廣泛普及性等特點,總結了抓創作、廣宣傳、勤組織等文化管理工作方法和思路,向基層文化管理干部提出了要圍繞各級中心任務,結合本職工作,扎根人民,努力為廣大群眾服務,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要求。
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委員、藝術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對當下文藝工作發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把歷史經驗與時下社會現象相結合,對黨的文藝路線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等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解讀,詮釋了文化藝術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所處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
歐洲科學藝術和人文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煤礦美協油畫藝委會副主任殷陽,講述了中國煤礦美術作品的創作態度、方式等隨著歷史發展不斷變革的過程,與學員探討了中國煤礦美術在社會史、文化史及美術史上的意義與作用。
著名攝影家、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解海龍與學員分享了他用鏡頭記錄貧困家庭、偏遠山村教育狀況的經歷。他分析了攝影“真、新、美、深、難”的五個階段,介紹了攝影藝術與宣傳公益事業、與推動希望工程發展結合的案例,詳細地講述了改變數百萬兒童命運的一張張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中國傳媒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主任張傅,以基于網絡化背景的煤礦先進文化建設戰略研究為題,運用大量的網絡研究、網絡管理、網絡現象等實例,結合煤礦文化建設,全面系統地闡釋了當前網絡化背景下出現的各種文化現象和網絡發展趨勢。
盛軍以書法藝術欣賞為起點,從書法藝術史論到歷代書法創作,從書法藝術的技法運用到書法與古文學、歷史等門類的關系,從當前書壇現象到煤礦書法事業發展過程及未來,從書法活動的組織策劃到煤礦書法人才的發現與培養,講述書法,詮釋藝術。
中國煤礦文聯原主席,著名書法家、詩人、文化學者梁東,以中華傳統文化發展為主線,講述文學、美學、書法、戲曲等,強調技、藝結合,修、養并重,講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與現狀。
課間不休息,學員不早退,這才是研修
“老師連續講課四個半小時,中間沒有課間休息,學員無一早退。收獲知識,更多收獲震撼、感動、感悟和思考!學習真好!”遼寧鐵法能源總醫院工會副主席邵悅聽完解海龍的講課后在微信朋友圈里留下了這樣的話。
解海龍講課時間原計劃為三個小時,可他一講就是四個半小時,學員們的認真、熱情讓他停不下來。最后,他是在工作人員的再三提示下結束課程的,當時距他返程乘坐的火車發車時間已經不足一個小時。解海龍講課期間,沒有安排休息,在已嚴重超時的情況下,沒有一個學員提前離開課堂。
有學員說:“課間不休息,學員不早退、不曠課,這才是真正的研修。”
“梁東老師已經83歲高齡,滿頭白發,講課時的認真態度讓人敬佩。他在講到當下不良的文化現象時,怒發沖冠的樣子一下子印在了我的心里。”來為學員授課的盛軍也聽了梁東的講課。
張傅講課時還通過現場提問解答、問卷調查等形式,與學員直接互動,授課現場氣氛活躍;仲呈祥講課時,學員們記錄了大量筆記,課后,仲呈祥被熱情的學員包圍,一一解答了大家的問題……
老師的認真決定了學員的態度。張弢是陜煤化澄合礦業公司文聯秘書長,在去培訓班的路上,她乘坐的長途客車緊急剎車,她的臉被撞傷,到北戴河的時候,眼角還發青。培訓班快要結束的時候,她還發起了燒。就是這樣,她沒請過一次假,沒曠過一次課,沒早退過一次。“據說,有的人連廁所都不敢去,生怕耽誤了聽課。”龐崇婭說。
研修班能留級嗎?下次我還想來
在研修班,學員們學到了知識,收獲了感動。
山東能源臨礦集團田莊煤礦工會主席王開超說:“劉尚軍主任講的‘文化工作的規定動作一定要做好,自選動作要盡量出彩’對我們今后的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開灤集團蔚州礦業公司工會主席李漢林在心得體會中寫道:“仲呈祥老師深入淺出地把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工作在推動經濟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講得非常到位,增強了我投身煤礦文化事業的信心。”同煤集團文體發展中心職工朱宣永覺得仲呈祥的“文化化人、藝術養心、重在引領、貴在自覺”的十六字觀點對他很有啟發。
遼寧鐵法能源公司遼北技師學院工會主席文鳳麗比較認同解海龍“不盲從、不跟風,創作有自己特色的藝術作品”的觀點,她說:“解海龍老師的課讓我有很多感觸,我今后在工作中看待問題要多做推敲,逆向思維,要勇于創新、善于創新。”
“張傅教授以網絡化的形成、發展為切入點,辯證地為我們解讀了中國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關系,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傳承,觀點新穎,讓人印象深刻。”河南能源義煤集團工會副主席李彥智在課后說。
“盛軍老師講課語言通俗,對書法技藝提高要‘從精典古帖入手’的觀點我非常贊同,對書法學習很有幫助。”內蒙古平莊煤業集團工會干部付愛紅在心得體會中寫道。
……
研修班結束了,大家意猶未盡。“我們能留級嗎?下次我還想來。”有學員說。
《中國煤炭報》( 2015年06月12日 8 版)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