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新安礦區3A級景區游人如織
3月22日,記者來到河南能源義煤公司新安煤礦,剛到礦區,迎面看到一座仿古的牌坊,上面毓秀新安最美礦山幾個大字分外奪目。新安煤礦于2012年建成了河南省第一個工礦國家3A級景區,也是中國最美礦山之一。
走進礦區,只見這里游人如織。文化廣場上停著兩輛外地的旅游大巴車,一大幫剛在礦區參觀完的外地游客正準備離開。一對帶著孩子旅游的夫婦邊蹬車邊說:煤礦能建成這樣的景區真是不簡單!
新安工礦游景區是集煤礦作業現場、生物標本、地質化石、科普知識教育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型景區。借鑒江南園林的元素,根據礦區不同地域特點,把礦區劃分為13個園區,圍繞這座現代化煤礦,翠竹搖曳,流水潺潺,清風荷影,怪石嶙峋,一派江南風光。徜徉其中,誰能想象得到這竟是一座煤礦呢?
在這里,礦井投產時配套建筑的家屬區、宿舍區等基礎設施樓體原已破舊不堪,通過實施高標準整治,礦區近百座樓房整體刷新后都穿上了新衣,而且融入徽式建筑元素,以白、灰為基調,對樓體統一進行水泥加固,東西山墻繪灰白磚式圖案。為解決礦區道路狹窄、車輛難行的現實問題,該礦在狹窄地段一側修建百米廊橋,廊橋在不占用原路面的基礎上,從路邊深溝中打柱架空,鋪以條狀純木板,上造人字形青瓦的廊頂,柱或成白色圓柱狀,或成紅色四方體,既點綴了礦區景致,又做到人車分道。峻峭聳立的馬頭墻,青磚黛瓦的徽居群,綿長寧靜的木廊橋,既有江南建筑風格和傳統特色,又不乏現代文化氣息。
礦井廢水也成了寶貝。新安煤礦把井下排放水與地面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礦井開采過程所產生的地下水,經過人工湖凈化氧化,經泵站提升到礦區制高點,利用礦山的地貌落差進行分流,有落差的建瀑布,有空地的建潭湖,形成了總長3000多米,流經礦區各個角落的人工水系。如今,水面達3000余平方米的荷花池,占地2000平方米的日月潭和高40米、上部以導流槽引礦井水的一流人間瀑布等10多處水景使礦區的居民戶戶枕水、家家臨河。
新安礦區綠化總面積達4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80%以上。本著創建綠色礦井的目標和讓森林走進礦區、讓礦區擁抱森林的思路,借鑒江南園林建設特點,新安煤礦把整個礦區建成了一個大園林。再根據不同區域、不同特點,劃分成小園林區,編織出了進礦見園,出礦穿林,樓在綠中,人在景中的豫西江南美景。而桃花谷、核桃林、蘋果峪、柿樹嶺、櫻桃溝等園區,不僅起到綠化作用,還使職工享受到收獲果實的喜悅。同時還突出立體綠化,廣植紫藤、凌霄、爬山虎、三角梅等依附性強的花木,把礦區裸露的墻體、假山全部包裹,并利用無土培植、墊土復墾等新技術,在矸石山種植長青類植被,實現了四季常綠、三季有花。
初春3月,數千棵櫻花樹先后綻放,把礦區裝扮成一片粉白色的海洋。4月,4000余株48個品種的牡丹,花開富貴,姹紫嫣紅。5~6月,荷花池、人工湖,花鋪水面,景色迷人。7~8月,一流人間、日月潭瀑布,飛珠濺玉,清涼透心,還飼養了一批孔雀、火雞、鴕鳥、鸚鵡、梅花鹿等動物,彰顯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河南省唯一的地面模擬井下作業現場的工作面是新安煤礦工礦游的一大亮點。按照一比一的效果設計,在厚厚的煤墻邊,割煤機、刮板運輸機、轉載機、液壓柱、液壓支架、變壓器、瓦斯傳感器、通訊電話、照明燈具等井下作業現場所有設備一應俱全。在這里,游客能親身體驗煤炭開采全過程的作業場景。模擬工作面的外面,是地質游園。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廣場,有一個巨大的恐龍化石骨架和100多米長的生物化石浮雕墻,還有幾十根硅化木和各種各樣的地質化石,讓你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學習普及科學文化知識。
2012年9月19日,新安煤礦以礦區景點和旅游資源為依托,注冊成立了洛陽有生旅游有限公司,原來礦工俱樂部的大廳成了游客服務中心。據旅游公司的工作人員小李介紹,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新安煤礦已接待外地游客和兄弟單位參觀學習的人員達2萬多人次。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