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時間都去千米井巷深處了

采煤622隊維修班員工說:我們把時間奉獻給了地心深處。
時間去哪了,它刻在父母的皺紋里,它寫進奮斗的年輪中。近段時間來,央視2014年春晚上演唱的《時間都去哪了》歌曲,卻引起重慶能源集團石壕煤礦8000多礦工和家屬都在為時間去哪了回味逝去的歲月。
昨日,筆者帶著時間去哪了話題,在100名礦工進行問卷調查,礦工的妻子們給出的答案是:時間都為了丈夫安全工作,做家務事去了;礦工們給出的答案是:時間都用到千米井巷深處去了,為了安全。
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礦工們表達的時間都去千米井巷深處,都用于學技術,用于安全工作。為什么每一名礦工都有這樣表達,這樣的同感呢?這也是煤礦工作環(huán)境惡劣,礦工特殊性的工作性質所決定。
我的時間都去了井下,去了黑夜里。在煤礦工作31年的謝武貴的解釋不無道理。他又形象地說道:白班工作,在井下如同黑夜;夜班工作,白天睡覺休息,整天都生活在黑夜里,我們的時間真的去了黑夜里,用頭上的一盞礦燈照亮了地心,還照亮了不夜城,為千家萬戶送去了光熱。

地質測量組的年輕測量員說:我們把時間都用于學技術保安全上了。
說到時間去哪了,許多年輕礦工也有同感。該礦地質測量組的3名已經(jīng)工作5年的80后,他們的理解是:時間都用去學技術去了。測量員羅楊說:要當好礦井安全的眼睛,要搞好井下地質測量先頭工作,是一個學無止盡的工作。地質環(huán)境、水文環(huán)境,每天都在變化,只有不斷總結,不斷學習,才能適應工作,保護礦工生命安全。才能盡責。
在井下,采煤622隊設備檢修班10多名維修工談論起時間去哪了,都異口同聲地說:時間都去井下了。即使下班后,由于受地心環(huán)境影響,很疲憊,還把時間用于睡眠休息保安全去了。
采煤工劉軍給筆者算了一筆時間賬,每天24小時,除去8小時工作,除去8小時的正常睡眠休息,加上井下上班路上的時間1~3小時,剩余的時間都用去學技術,保安全.

工作30年的謝武貴說:我們把時間奉獻了礦燈,照亮地心也照亮別人。
央視春晚上演唱的一首《時間哪去了》歌曲,表達了億萬家庭背后的幸福故事,引起億萬中國人談論這一話題,讓每一名礦工真真切切地回憶過去走過的每一分每一秒,感受到了在煤礦工作一生,做了三件最幸福的事,把時間給了地心深處,奉獻光熱,點亮了不夜城;把時間給了學習安全技術,時時不能忘記家庭平安;把時間給了上班路上,開采烏金。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