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周雷達的“梨園夢”
走一道嶺來,翻一架山,山溝里空氣好,實在新鮮1月13日,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鶴煤五礦職工宿舍樓前,采煤工周雷達正在練習現代豫劇《朝陽溝》,唱腔流暢且拖腔韻味十足,不禁讓人駐足傾聽。
舞臺上,他是星光閃耀、專業范兒十足的戲迷擂主。礦井下,他是臉上混合著汗水和煤灰,辛勤工作的采煤工人。
家庭熏陶,從小便與戲曲結下不解之緣
周雷達今年25歲,是鶴煤五礦準備隊的一名采煤工。小時候,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在三四歲的時候,就能把《朝陽溝》《洼洼地里好莊稼》等曲目唱得有模有樣。上學后,學校音樂課上學習吹口琴、唱兒歌,他只要看一下樂譜就能唱出調來,還可以用鋼琴彈奏出來。據周雷達回憶,父親為了提高他的學戲積極性,時常用物質獎勵的辦法,學會唱一段戲就給一毛錢,因為學得太快,最后改為唱兩段戲才給一毛錢。技校畢業后,為了進一步提高唱功,父親把他送到私人劇團學習。講起曾經的學戲經歷,周雷達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每次學習的經歷都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頂過去了,你就是強者!
2009年3月,周雷達來到鶴煤五礦當上了一名采煤工。雖然井下工作很苦很累,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在工作中,當別的工友下班后都以娛樂活動打發時間,周雷達下班后就直奔家中,從網上下載豫劇曲目反復練習,多年來堅持不懈練習豫劇唱功。
不少很有才華的戲迷,都在工作壓力下逐漸丟掉了自己的愛好,是什么反而使你馬蹄更疾呢?當筆者提出這個問題時,周雷達不假思索地回答:人不能沒有夢想,無論從事什么事業,有夢想就要堅持,是豫劇藝術的魅力,讓我把工作的壓力變成了追夢的動力。
榮耀的背后是不為人知的艱辛。為了提高唱功,周雷達還經常向專業豫劇前輩學吊嗓、練唱腔。經過長年累月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周雷達的豫劇唱功有了質的飛躍。2011年6月21日,周雷達迎來了唱戲生涯的第一次騰飛,在鶴煤公司第二屆文化藝術節戲迷擂臺賽上,他以絕對優勢奪取了大賽總冠軍。
鍥而不舍,為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為展示自己的豫劇才藝,實現自己多年追求的梨園夢,2012年6月20日,周雷達在《梨園春》報了名。
參加梨園春這樣的大型擂臺賽,周雷達還是第一次,當他發現與自己同臺競技的選手年齡比自己大,臨場經驗比自己豐富時,心中不免有點膽怯和緊張。但轉念又一想,參加比賽本身就是為了享受過程,結果并不重要,如果成為擂主,就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觀眾和評委的認可,即使攻擂不成功,也是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
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一半。2012年6月24日,周雷達在挑戰連續三周穩坐擂主的河北省邯鄲市重量級選手時,以現代豫劇《村官李天成》中的當干部就得能吃虧選段在第一輪中勝出。在隨后的打擂中,他又以《村官李天成》中的漫天喜訊飛彩霞選段獲得攻擂資格。最終,他憑借深厚的戲曲功底,以一曲《老子、兒子、弦子》的出色發揮贏得滿堂彩。著名豫劇作曲家朱超倫在賽后評價:周雷達的獲勝不僅在于他穩健的心理狀態,更重要的是,他的演唱重在刻畫人物,把戲中人物唱活了。2012年7月1日,周雷達以《村官李天成》中的當一個問心無愧的共產黨員選段守擂成功;2012年7月22日,他又以一曲《山里的漢子》蟬聯三連冠周擂主。2013年2月3日晚7時30分,河南衛視2012擂響中國《梨園春》年度總決賽準時開賽,在角逐總冠軍的比賽中,周雷達選擇了豫劇《老子兒子弦子》罵聲娃子少撒潑選段,奪得了年度總冠軍。
如今,周雷達獲得《梨園春》年度總冠軍的事情,已在鶴壁百里礦區傳為佳話。面對曾經獲得的榮譽,他謙虛地說:智者務其實,庸者虛其名。當初參加《梨園春》擂臺賽時,我沒有過多的想法,俺一個普通煤礦工人能實現自己執著追求的梨園戲曲夢,已經感到很滿足了。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