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魁老有所樂感悟人生
練釣技,修身養性;
抄名著,練就毅力;
練地書,廣交名友;
寫論文,傳承經驗;
養蟈蟈,老有所樂。
今年79歲的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大社礦醫院原黨支部書記劉忠魁愛好頗為廣泛,退休19年來樂此不疲。已是耄耋之齡的他,眼不花、耳不聾、身板硬朗,行走快如風。這一切要歸功于他平時良好習慣的養成。
背竿行走在水天相接的路上,舉手揮灑銀線金鉤。提起當年垂釣愛好者們聚集在水庫邊、池塘旁綠蔭樹下的那段日子,他的心里滿是回味,享受的表情溢于言表。他是礦區垂釣協會的首任主任。在當釣協主任的幾年里,他每年都組織幾次休閑垂釣比賽。坐在綠草碧水旁邊,聽著樹上鳥兒鳴叫,看著魚兒水中游蕩,心情十分舒暢。呼吸著綠色田野里新鮮的空氣,總是感到心曠神怡,什么煩心的事都拋到了腦后。心情好又鍛煉了身體,何樂而不為?
他對四大名著愛不釋手,特別是《三國演義》。為了練習書法他更是買來毛邊紙,用鋼筆每天抄寫兩、三個小時《三國演義》。不論春夏秋冬,直到把一部《三國演義》名著抄寫完畢。如今的他,對《三國演義》中許多情節能流利背誦,出口成章。這既鍛煉了自己的大腦和手,又練就硬筆書法,更練就了堅強的毅力。
在礦區他也是第一個地書發起人,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許多人隨之加入到地書隊伍中來。他還用廢舊的魚竿和海綿加工制作20多支在地面書寫的筆,分發給愛好書法的朋友。每天在職工休閑廣場,他們在一起練習,共同欣賞,相互交流練習地書心得,一起提高書法水平。截至2013年9月份他已完成了《三國演義》《紅樓夢》兩部名著的抄寫,還分別裝訂成冊,送給他的書法朋友。市、區書法名家紛紛給他題詞,有的提的是神,有的提的是毅力精神,有的提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等等。
他是一名外科醫生,從醫44年。退休后還經常給人看病從來不怕麻煩。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給人看病不圖掙錢,只圖不閑。得到了許多老年朋友的一致好評。一次,一位跟他一起晨練的老李頭因為練習強度稍微大了點兒,出現了頭暈心悸的癥狀。他得知后通過查看,認為是低血糖引起的,及時從兜里掏出一塊糖,讓老李頭含到嘴里,并和他人一起將他送進了醫院,經過檢查確認沒什么大礙后,大家才松了口氣。為了讓這些寶貴的醫療經驗給后人留下一點財富,他把自己幾十年的工作經歷、看病個案記錄下來,用硬筆寫了30多萬字的《我的回首紀實》,分上中下三部裝訂成冊。還把他多年的臨床論文記錄下來,寫成《醫學選集》打印成冊,其中的多篇論文曾在省、市級刊物和醫學雜志上發表過。
抓蟈蟈養蟈蟈也是他的愛好之一。他經常在田野和山間地頭抓蟈蟈,把抓來的蟈蟈裝進自己親手做的竹籠里。他更把蟈蟈的鳴叫聲,當成一種美妙音樂,還治好了自己多年失眠的毛病。他還買來養蟈蟈的書籍,學習飼養蟈蟈的方法。經過幾年的實踐培育,2011年冬季,終于孵出了幼蟈蟈,把幼小蟈蟈散發給喜愛蟈蟈的朋友們,分享蟈蟈美妙的鳴聲,也還治愈了身邊很多老年朋友的失眠癥。
他常說:管好自己的嘴,練好自己的腿,該想得想,該忘得忘,才是人生,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