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用歡樂傳遞正能量的礦山“藝術家”
一張標準的國字臉,一副傳統的黑邊眼鏡,稍微有些發福的身材,卻有一張妙語連珠、出口成章的好嘴。憑借這副好口才,他頻頻出現在淮北礦區楊莊煤礦的舞臺,或用激昂的快板,或用幽默的相聲,或用發人深思的小品,將礦區職工的生產生活真實反映出來,贏得了礦區職工家屬們的好評。有人說:人家東北有個趙本山,咱楊莊有個李昊。
李昊是正二八經的礦山子弟,中專畢業后子承父業干起了煤礦老本行,全家幾代也沒有和登臺表演的藝人扯上邊。可偏偏李昊半路出家,喜歡這個行當,并真正干出了點小名堂。
李昊的第一次登臺觸電是在2009年淮北礦業集團公司舉辦的安全生產巡回演出,他自編自導自演的相聲《礦工相親》憑借真摯的情感和貼切的話語,把眼下礦工小青年搞對象的甜酸苦辣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全抖摟出來,博得了滿堂彩。從此便一炮走紅。找到感覺的李昊越發得心應手,身為修護區副區長的他,工作之余喜歡與職工談心找素材,并認真記錄整理,回家歸納總結,再借鑒網絡上的東西進行糅合。作品毛坯出來后,他會拉來愛人甚至和13歲的女兒一起進行模擬演練,遇到不合適的地方當場進行改動。用他的話說:人家白居易寫詩先讓不識字的老婆婆聽明白,我也必須讓家人演練起來不別扭,臺詞不拗口,這樣才能讓礦區的職工和家屬接受。
他的相聲《楊莊礦的昨天、今天》,以礦區推進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給礦區面貌和職工工資收入帶來的巨大變化為題材,以鮮活的事例客觀反映了當前職工們對于安全質量標準化的普遍認同,增強了主人翁精神和自豪感。在近日淮北礦業楊莊礦開展的銘記深痛珍愛生命安全文化進社區匯演中,他表演的小品《安全保證書》取材于職工工作中的真實情況,作品零距離貼近職工,語言言簡意賅,生動樸實,寓教于樂,比起空洞的說教更能增強職工們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安全生產觀念。
成名后的李昊成為礦工會各種活動的臺柱子,井口安全宣講、職工安全知識辯論賽、節慶日安全演出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為此,休班時間被他挪了又挪,占了又占,答應陪家人出門玩的承諾經常成為一句空話。妻子李雪玲也是楊莊礦職工,在燈房工作的她以前上小班,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照顧不過來時也埋怨過丈夫幾句,但事后馬上就冰釋前嫌,畢竟丈夫干的是好事。用她自己的話說是給老婆孩子和這個家長臉的事情。今年恰逢集團公司實施減員分流,她提前退休在家,給李昊充分施展拳腳的舞臺。
搞相聲小品必須要有搭檔,李昊這幾年也一直在物色人選。期間換了好幾個,最終一個叫李釗宇的職工進入了他的法眼,這小伙子口齒伶俐,頭腦也行,兩人配合有了默契,合作幾次都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漸漸的二李組合成為楊莊礦各種文藝活動的壓軸戲。
生活中的李昊下得一手好圍棋。問及下一步怎樣發展壯大自己的事業,李昊謙虛的笑著說:沒有經過專門的學習,自己的水平畢竟有限,只能在平時多下點功夫,多學、多練,多與工會宣教部交流溝通。只要楊莊礦的礦工兄弟愿意看我就演,直到他們不再需要我了。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