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煤集團榆北煤業 奮進十載 櫛風沐雨再出發——寫在陜西陜煤榆北煤業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際
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由荒山禿嶺到滿目綠色,毛烏素沙漠今非昔比。而在這片土地上書寫奮進榮光的陜煤集團榆北煤業,也在十年里埋頭苦干、昂首向前,于艱苦的毛烏素沙漠腹地住臨建、迎風沙、戰寒暑,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一部艱苦奮斗的創業史詩。
十年間,榆北煤業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在艱難中跋涉,在坎坷中前進,在逆境中抗爭,以矢志不渝的奮進精神在毛烏素沙漠上樹起中國煤炭行業的智慧品牌,建成集智慧、高效、綠色為一體的3對千萬噸級礦井,創造了當年聯合試運轉、當年竣工驗收、當年投產達產的“榆北速度”。十年探索,十年風雨,十年發展,十年跨越,榆北人這樣說、這樣做……

榆北小保當公司鳥瞰圖
創業篇:疾風知勁草 “山高盡禿頭,灘地無樹林。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曾是榆北人對這片土地揮之不去的記憶。2012年元月,為了統一協調陜北榆神礦區小保當一、二號及曹家灘礦井3對千萬噸級礦井群的開發建設,榆北煤業掛牌成立,一批又一批來自八百里秦川的“北移”追夢人,高擎理想航燈,將家安在了黃沙飛舞的毛烏素沙漠腹地。在肆虐的風沙中,他們風餐露宿不畏難,爬冰臥雪不避險,開鑿巷道,筑路架橋,披堅執銳,頑強拼搏,開啟了艱苦的建礦征程。

榆北煤業持續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談及創業初期的經歷,榆北煤業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黃永安說:“毛烏素的風沙那可是出了名的,我們和同事們都稱其為最好的‘沙浴’。當地氣候干燥,夏季紫外線強烈,冬季又氣溫低,冰凍期長。都記不得多少次了,在施工現場一待就是大半夜,大衣裹了又裹還是凍得直哆嗦,想想那時,可真苦啊!”萬事開頭難,榆北人從發展戰略到企業定位,從前期手續到地企協調,從張榜招賢到建章立制,著眼長遠、多措并舉,讓創業之輪駛入航道。2013年1月,陜煤集團與榆林市政府舉行戰略合作座談會,并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小保當一、二號和曹家灘3對千萬噸級礦井等一批國家和省上規劃的重點項目全面拉開了建設序幕,在榆北的建設場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大家干事業的勁頭都往一處使,如火如荼。下工地、看現場,搞設計、做論證……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咱們榆北的事業能干成。”這是榆北人共同的心聲。然而,好景不長,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進口煤的影響下,曾經熱火的煤企利潤大減,舉步維艱,煤炭行業迎來了十年以來最嚴峻的考驗。若將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萬盤。2014年至2016年,按照國家能源局要求榆北煤業所有在建項目停工整頓,各項工作推進放緩。困頓,但要奮力突破,榆北人不等、不靠。陜煤集團在以“舊”換 “新”的產能置換的基礎上,榆北的建設者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松勁,繼續緊盯前期工作目標,及時關注政策動態,北上南下,多方奔走,落實產能置換指標,積極上報核準相關資料。

榆北曹家灘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
2017年3月16日,小保當一號礦井取得國家發改委項目核準批復;4月18日,曹家灘礦井取得國家發改委項目核準批復;12月6日,小保當二號礦井取得國家發改委項目核準批復;小保當一號及曹家灘礦井于12月13日順利取得開工備案……3對礦井前期工作實現重大突破,項目建設實現華麗轉身,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涅槃重生。2019年,小保當、曹家灘分別于7月、9月實現生產系統聯合試運轉,并順利取得聯合試運轉批復。聯合試運轉后,擺在榆北人面前最大的困難是要在一年的時間內完成8個單項的竣工驗收,一時間“不可能”的聲音不絕于耳。對內定下作戰圖、立下“軍令狀”,上交項目竣工驗收“保障金”,對外主動對標,學習澄合礦業、彬長集團等有竣工驗收成熟經驗單位的好做法,榆北人上下立志,一定要把外界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2020年7月6日,小保當一號煤礦、曹家灘煤礦項目獲批通過竣工驗收。2020年,榆北煤業煤炭產量突破3000萬噸。自此,榆北的礦區又熱乎起來了。 智慧篇:千帆競發勢如虹 礦井建設初期,櫛風沐雨的榆北人同時也在思考,如何搭乘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大船,革故鼎新,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勇立潮頭,立于不敗之地。2015年,帶著推進智能化建設的一系列疑問,榆北煤業公司由主要領導帶隊,組成考察組,北上南下,考察了近20家國際、國內先進的集成商和裝備制造商,最終博采各家所長,初步明確了智慧礦區建設藍圖。

智慧綜采一線
盡管說前路孤獨,沒有經驗可遵循,沒有對手可參考,行業政策又是風云變幻,然而對于破冰前行的榆北人來說,他們還是在一次次的考驗中,突出重圍,逐步構建起了符合自身安全生產需求的煤礦“智慧大腦”,創造了煤炭行業智能礦井建設集成系統最多、融合程度最強、勞動效率最高的歷史紀錄。從確定建設智慧礦山的方向到多方調研,確定建設思路,從大力開展煤礦“四化”建設,到入選國家首批智能礦井建設示范項目,推進智慧礦區建設的每一個步伐,榆北人都走得篤定而堅實。“我們對行業的兩個突出貢獻,一個是成功研發了適用不同地質條件的4類智能快掘成套裝備,破解了制約行業的采掘失衡難題;另一個是成功實踐了兩米厚煤層450米長高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正在朝著‘一人一面年產千萬噸’的目標邁進,這兩項改進既有革命性意義,也有推廣價值。”榆北煤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石增武慷慨陳詞的背后,是榆北煤業智慧化礦區建設的一路凱歌。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推進智能化建設最關鍵的要素還是人。“我們榆北員工隊伍的高學歷、高素質、年輕化的特征十分明顯。”榆北煤業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經理胡揚介紹說,目前公司平均年齡30歲,其中大專以上學歷占84%,本科以上學歷占43%,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占5%。這在傳統煤炭行業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榆北曹家灘智慧餐廳
“年輕化的員工隊伍充滿激情和創新,對新技術認知高、掌握快,是我們推進智慧化建設的中堅力量。”談及年輕隊伍的優勢,榆北曹家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雷亞軍介紹說。2019年,榆北曹家灘公司引進第一套智能快掘裝備中,以研究生、本科生組成的技術研究團隊就在其中發揮了骨干作用。隊伍組建中只有兩個標準,大學生優先,有機電技術經驗優先。煤礦就是玩機電的,有機電技術經驗,比常人更容易熟悉設備,而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強,上手很快。正如大家所期待的,在推進快速掘進技術研究過程中,榆北煤業公司取得項目授權專利27件,其中發明專利10件,發表論文12篇,制定團體標準1項,出版專著1部,軟件著作權1件。2021年11月,榆北煤業與華為公司簽訂“5G+礦鴻+云”智慧礦山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強強聯手,逐步搭建起智能煤礦大數據中心,實現煤礦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建設的共同實踐,為打造行業未來競爭新優勢提供堅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有了新方向,榆北的發展呈現出了新氣象。

榆北小保當項目建設
綠色篇:產業蝶變走新路 “我們應用了智能防塵新技術,可以讓井下工作環境更健康,讓地面生活環境更美好。”對于如何打造智能無塵礦井,讓職工體面工作,榆北曹家灘公司通風管理部負責人胸有成竹。針對井下工作面產塵量大、粉塵濃度高的現狀,曹家灘公司采用噴霧除塵和泡沫除塵雙模式有效降低粉塵濃度,通過在采掘工作面安設粉塵傳感器進行監測,從源頭上加強預防控制,達到了“采煤不見塵”的效果。

榆北曹家灘公司鳥瞰圖
與此同時,通過實時監測皮帶運行速度、煤量、斷面風速等參數,計算出大巷皮帶帶面最佳噴水量、智能降塵噴霧最優間距,有效抑制了原煤在運輸過程中因皮帶振動而產生的煤塵。而這些都只是榆北人將綠色發展嵌入智能礦區建設的一個縮影。現在的礦區,天空湛藍明澈,姹紫嫣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榆北煤業如何踐行?對將“綠色”寫進企業發展愿景的榆北來說,綠色礦山建設絕不是砸錢種樹那么簡單,如今的毛烏素不僅“懷抱”著一對對智慧礦井,更承載著榆北綠色發展的美好未來。在榆北曹家灘公司的苗圃基地,遠遠望去,暴馬丁香、郁金香、玉蘭花等沙地適生經濟植物冒出了尖尖角,充滿了綠的希望。“我們試驗田占地面積達3600平方米,目前培育了21種植物,通過傳感器觀察植被成活、長勢及其抗病蟲性、抗旱抗鹽堿性、抗風抗凍性,根據成活率、長勢情況篩選出優生植物,為沉陷區生態恢復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基地負責人表示。為探究沉陷區生態治理恢復模式,曹家灘公司聯合長安大學實施了生態治理技術研究項目。林木蔥蘢的礦區環境、白墻藍頂的建筑物、飛馳在原野上的運煤專列……榆北所屬各單位礦區美出了別致的榆北味道。在人們傳統的印象里,煤礦總會被貼上“黑臟亂差”“煤塵飛揚”的標簽。然而,走進榆北小保當公司,這里空氣中沒有揚塵、地面沒有煤污。截至目前,礦區共栽植喬木9798棵、灌木145751平方米、花卉5591平方米,寸草不生的沙漠荒灘,變得生機盎然。在榆北煤業,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采煤的環境變了,安全環保;采煤的技術變了,創新智慧;采煤的人變了,精干高效;采煤人的生活也變了,多姿多彩。不變的是榆北煤業百舸爭流、奮楫爭先綠色發展的初心。

榆北煤業生態發展
千帆過盡,回望來路自信滿滿;初心未改,展望未來使命在肩。十年間,無論是推進項目建設,還是在打造世界一流綠色智慧能源企業的征途上,榆北煤業始終保持奮進者姿態,跑出了“榆北速度”,跑出了美好未來。站在“十四五”新起點上,榆北煤業公司上承陜煤集團“16555”高質量發展體系,擘畫了“12345”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看,一個世界一流綠色智慧能源企業正在煤海弄潮!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