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演講第一名張宇告訴您:今日煤礦變成了啥模樣?

12月20日,由太原市總工會主辦的“落實‘四個走在前列’要求,當好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主題演講大賽圓滿落幕。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選手張宇以9.91分的成績獲得本次大賽一等獎第一名,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工會榮獲優秀組織獎。
比賽中,張宇以《崗位上的奮斗,開采出智能的光和熱》為題,用生動質樸的語言講述了煤礦工人秉承艱苦奮斗、敬業奉獻優良傳統,在平凡崗位上砥礪前行、團結奮進,從“煤黑子”變身“煤亮子”的生動實踐。精彩的演講贏得了評委一致認可和觀眾熱烈掌聲。
據了解,此次演講比賽覆蓋了120個基層工會,有近千名職工參加,經過層層選拔,最終14組優秀選手進入決賽。選手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說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展現各行各業落實“四個走在前列”,爭當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精神風貌。
演 講 全 文
崗位上的奮斗 開采出智能的光和熱
張宇
今天啊,我帶來了一個寶貝登場,來,我給大家展示一下,您猜猜這是什么?這個東西您應該沒見過,因為它來自于300多米的地下深處。它叫防爆視距儀,來自于西山煤電馬蘭礦,是用來測量煤礦井下巷道長度的。而我手里這臺視距儀可不是一臺普通的視距儀,因為正是由它測量出了一項全國記錄。在西山煤電馬蘭礦,2020年12月單月掘進進尺541米,創造了全國記錄,而這項記錄是全國第一。
說到這里,也許您會說,541米?這也不長啊。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個不算很長。但現在我給您說一組數據,您參考一下,在全國范圍內,煤礦的每月平均掘進距離為40米,而馬蘭礦為541米,相當于一個月干了一年半的量。現在您還覺得還短么?這次之所以能創造記錄,就在于馬蘭礦使用了全新的智能化盾構機掘進技術。而在創造記錄的這個團隊里,恰恰有一位非常重要,但卻從沒到掘進過現場的人。

她叫賈婷,是我們的好大姐,因所學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后被直接分配到了馬蘭礦機電科。由于這次是首次采用智能化的掘進設備,作為智能化方面的負責人,她便主動挑起了大梁。說到煤礦的掘進工作呢,我給您普及一下,有點類似于挖地鐵,但可比挖地鐵復雜多了掘進是一個難度非常的工作,由于深處地下幾百米,掘進過程中要隨時面對頂板塌方、透水、有毒有害氣體泄露等許多未知的風險,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安全事故。這次使用的是全新的智能化設備,是首次在我國煤礦當中使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而設備的操作不僅需要地面井下聯合控制,更需要保證多個指令下達時多個信息之間的精準銜接,對于經驗豐富的賈婷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更難的是,作為一名女性,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禁止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作業,怎么辦?我們的賈婷姐和我們吐槽到,挖煤這件事,還真是,你讓我挖,又不讓我挖,我該怎么挖?哎,太難了。吐槽歸吐槽,但工作是一定要準時保質保量完成的。她分析現狀,很快就拿出了工作方案,她想,既然下不了井,我就從地面上補;空間上受到限制,我就從時間上補。她快速行動起來,沒有數據,她就一句句地問,一遍遍地查,一趟趟地跑,凌晨4點,她在距離礦區50里外的變電站指揮停送電;半夜12點,她撐著雨傘在搶修電纜的現場摔得滿身污泥,山坡上2.6米高的機電柜,她一臺臺地爬上爬下挨個收集數據。為了工作方便,她硬生生把長發剪成短發,硬生生從一個喜歡逛街購物的女生變成了一個翻山越嶺的女漢子。她和我們說,男同志能做好的工作,她一樣能做到。終于在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后,掘進機準時啟動了,100米、300米、500米、大家都緊緊盯著大屏幕,視距儀上的數字被不斷地刷新,指揮大廳里一片安靜,538米、539米、540米、541米,新的記錄!新的記錄誕生了!井下和地面的同事們同時歡騰起來!大家興奮的擁抱起來,奔走相告,而賈婷卻在大家的歡呼聲中抱頭大哭起來,是啊,記錄被打破了,但你看看現在的賈婷,有哪個女孩子不希望自己永遠青春靚麗啊。

事業因發展而偉大,人生因奮斗而精彩。賈婷是一名普通的煤礦人,但卻是千千萬萬個煤礦人的縮影,也正是在賈婷這些技術人員的帶領下,馬蘭礦除了掘進記錄領先全國外,他們的智能化礦井建設也走到了全國前列。近年來,馬蘭礦以數字化管控平臺為核心,以5G技術為基礎,實現了所有設備的一鍵啟停,聯動控制。馬蘭礦在智能化礦井建成后,日產量高達一萬噸,較傳統采煤提高67%,年產量可達300萬噸以上,單班工作人員由12人減至5人,真正實現了減人提效、智能化開采的華麗轉身。
今天的太原,千里煤海中,一臺臺數字化設備,一套套網絡化系統,一個個智能化工作面,使煤礦徹底告別了煤塵漫天,手拉肩抗的傳統場景,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清潔高效綠色智能的礦山新畫卷。煤礦工人不再是手拉肩扛的煤黑子,而是控制按鈕的煤亮子。我們的煤礦終于實現了由人力挖掘到機械化操作再到智能化開采的歷史性變革!傳統煤炭行業通過產業升級,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為社會各行各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煤炭點燃的不僅僅是光和熱,更是整個社會的希望!
志之所趨,窮山距海,不可阻擋!我們是新時代的太原人,要肩負起省委市委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舉好發展旗,當好排頭兵,辦好手中事。我們會在崗位奮斗,在崗位建功,用智能的光和熱,照亮每一個企業,溫暖每一個家庭!為打造錦繡太原城貢獻更多的光和熱!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