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皮影藝術 感受非遺魅力” 藝術名家走進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
“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兵。”皮影,從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極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冀東三支花”美譽的唐山皮影有著獨特、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傳承價值。11月18日,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邀請皮影藝術家唐山皮影劇團杜潤普做“走近皮影藝術 感受非遺魅力”主題講座。

“走近皮影藝術,感受非遺魅力”主題講座現場
杜潤普有著50多年的演出經驗,是由文化部、教育部主辦,上海戲劇學院承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首期“木偶戲”“皮影戲”普通培訓班授課教師。他一生熱愛收藏,很多珍貴藏品捐贈給當地博物館,此次講座中,他帶著珍藏的兩套皮影,為能源學院的師生們進行了細致的解讀。
“唐山皮影,唱腔、表演、造型,獨具地域特色,體現著我們唐山的民風民俗,經過長年的打磨,戲詞中的故事、哲理,每出戲都是精華!”杜潤普聲情并茂地向師生們介紹了唐山皮影的起源、唱詞結構和唱腔板式,講到“生、小(旦)、凈、大(花臉)、髯(老生)、丑、妖”角色的不同魅力時,吟唱經典戲詞,引得師生們紛紛欠身張望,興趣十足。“我搞了一輩子皮影,今天來到能源學院,看到學生們這么感興趣,我是真高興啊!”杜潤普激情洋溢地拿著兩套皮影走到臺下,手把手的教學生們皮影操縱的技巧。“杜老師,小時候我舅爺爺教過我刻皮影,今天聽您講完,更覺得皮影藝術了不起!民間工藝美術和戲曲的巧妙結合,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吧”,現場一位同學神采飛揚地說到。

杜潤普手拿皮影走到臺下,教學生們皮影操縱的技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學院黨委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與弘揚工匠精神,推進美育教育相結合,不斷增強師生文化自信,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地方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輸送人才,貢獻力量。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