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煤業東灘礦:“沉”下身子服務,讓職工收獲快樂
兗州煤業東灘礦充分尊重職工主體地位,推動文體活動成別樣風景——
“沉”下身子服務,讓職工收獲快樂
10月1日上午8:30,走進山東能源兗州煤業公司東灘礦生產服務中心,24歲的新入礦大學生沈洪釗有些驚訝:這個車間真“熱鬧”!
寬闊的廠區東西兩側,坐了350名職工,有男有女、有干部有職工,都穿著工作服。他們剛忙完手頭工作,就趕過來分別參加“雙人拋接沙包”、“英雄救美”、“摸石過河”、頂氣球比賽和拔河比賽等七項活動。
這是東灘礦工會文體活動下基層的一個縮影。金秋十月,從采煤一線到生活后勤、從機關科室到偏遠班組……“采煤智力游園”、“機電相聲會”、“掘進好聲音”、“聽著音樂動起來”等頗具時尚元素的文化活動輪番登場,讓十里礦區活力四射。
讓大伙換換肩、歇歇腳
上午9:00,生產服務中心“草根”主持郭靖、李芹宣布活動開始。
“形式新穎、內容積極健康,雖說陽光有點刺眼,但你聽,笑聲、掌聲和吶喊多帶勁!”50多歲的滕厚凱選了“踩高蹺折返跑”項目,他一邊用工作服袖子擦拭臉上滲出的汗液,一邊開始踩上高蹺熟練熟練動作。
六個人一組,五名“對手”先后敗陣。一米八幾大個子的滕厚凱來了勁頭,他扭腰甩胯、打趣倒退行走的滑稽樣子逗的觀眾哈哈大笑。看到群里同事發的照片,滕厚凱激動不已:“好,我轉發朋友圈,讓大伙看看咱幸福不,上班不耽誤參加活動!”
交談中,沈洪釗了解到,滕后凱是1989年招收的農民輪換工,一直在綜掘工區,后來因身體原因無奈調到地面,但踏實肯干的井下工人作風始終不變。90年代初他就是礦工會軍樂隊成員,“現在只要到文體活動現場,心中總會涌出一股蓬勃的力量,仿佛又回到了從前的青春歲月!”
上午11:00,活動告一段落。生產服務中心女工主任田中煥對筆者介紹:“我們單位由原修繕中心、機廠、編網廠等7家單位整合,目前在冊430人,主要負責公司本部礦井各類金屬網、錨固劑的加工生產配送以及本礦機電設備維修、非標件加工、下井物料裝車配送、升井物料回收修復和礦井土建零星工程等工作,生產任務非常繁重。能自主安排一些文體活動,一方面讓辛勞的大伙換換肩、歇歇腳,另一方面充分尊重職工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單位的活動各放異彩,是真正辦實事,是一項好福利!”
工會需要有更大作為
2020年1月,調任東灘礦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的王慶波在班組調研中聽到職工這樣“吐槽”:“礦上組織的活動盡管在內容上有變化,但這些活動每次就是那么幾個骨干參加,參與面不能擴大,樂在其中的只是少數人?”“天天上班,除了機器就是機器,組織個活動不是下象棋就是猜謎語,有趣的活動太少了?”“每天下班后都無事可做,活動圈子依舊是在家庭、親戚、朋友之間?”
王慶波曾在菏澤農村掛職“第一書記”,為了能讓幫包村兩年內見成效,他沉下心想事,彎下腰辦事,僅三個月的時間,就為幫包村發展捋出了一條新路子。
如今,到了礦上工作的王慶波依然視工友如兄弟,覺得職工的話在理:東灘目前有五千多職工,一大半人住礦區,還有不少是單身,他們休息時、下班后做什么?在新形勢新環境下,工會需要有更大作為!
于是,他的工作清單中有了如下安排:“工會干部要多俯下身子,籌辦活動中充分考慮基層實際,把基層應得的激勵落實到位。活動時間多留給職工自由支配,讓職工選擇自己喜歡的娛樂方式放松身心。”
很快,大家也意識到,“沉下去”的路子選對了:從2020年“一支紅歌獻給黨·九九同心跟黨走”、首屆職工網絡紅歌大賽、“礦山升明月·家國共團圓”廣場文化匯演,到今年工間操展演、羽毛球比賽、紅色經典演誦會等,職工群眾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其中,真真切切感受到“娘家人”的關懷和企業的溫暖。
從“送文化”到“種文化”
今年10月1日,該礦啟動為期一個月的“多彩東灘慶華誕·活力車間譜新篇”文體下基層活動。車間班組在確保正常安全生產前提下,組織在崗職工利用工余時間進行。礦工會撥付專門經費,讓車間購置有意義的小獎品。
據悉,他們還成立了四個小組,包括沈洪釗在內的34名文體志愿者,將長期幫扶24個車間工會推進群眾文化建設,為基層培養文體骨干,使職工群眾能夠更好地獨立開展活動,實現自我娛樂、自我健身、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把文體志愿服務的重心從“送文化”向“種文化”上轉變。
作為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煤炭系統文藝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煤炭系統文化廣場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煤炭系統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東灘礦順勢而為,成立15個文體協會,整修乒羽館、健身房,新建足球場、青年之家,改造職工書屋、文化廣場、社區健身點體育設施,保證職工下班后活動有場所、休閑有去處、健身有設施。
相信,伴隨文體設施的繼續完善,更多文體陽光將會照進基層職工心田,從而激發職工開拓進取、建功礦山、智能強企的熱情和干勁,推動“四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