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展廳亮相央視《新聞聯播》,新華社現場直播,“礦鴻”機器人引關注!
9月25日,第24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開館首日即引來各行業嘉賓參觀,國家能源集團展廳綜采工作面智能開采核心技術、搭載“礦鴻”操作系統的各類機器人、15萬噸/年燃燒后CO?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工程等多項科技創新技術和成果集體亮相,吸引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社北京分社、北京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關注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25日晚,央視《新聞聯播》報道2021中關村論壇科博會展覽時,國家能源集團展廳精彩亮相。就在當天,新華社北京分社在現場直播時,聚焦集團展廳,進行了10多分鐘的現場直播,帶領線上觀眾云游集團展廳,報道集團落實“雙碳”目標下的具體行動和舉措,重點直播了煤礦綠色智能開采及核心技術展示,現場演示了“礦鴻”操作系統一碰連功能,并與生產一線人員進行實時連線。

“我們用手機碰一下這個卡片,就能連接上‘礦鴻’操作系統,知曉700公里以外神東井下工作面機器人運行數據,并進行遠程操控。”現場工作人員對著鏡頭向觀眾演示。
當看到手機顯示的生產一線畫面,通過按動啟動鍵,機器人緩緩動作時,直播記者連連感嘆,“現在我們煤礦的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

“礦鴻”操作系統發布以來備受行業和媒體關注,本屆科博會上,搭載“礦鴻”操作系統的機器人更受眾人矚目。目前,“礦鴻”操作系統已經在神東4個礦廠、6個場景成功應用了20種398臺設備。
“機器人還可以在井下監測有毒有害氣體?”
“機器人代替人工作業,顛覆了我對傳統煤礦的認知。”
……

在科博會上,從現場模型展示的危險氣體巡檢機器人、四足巡檢機器人、水泵房巡檢機器人到遠程連線的不同場景下各類機器人應用,吸引了媒體的關注,也深受觀展嘉賓的喜愛,大家紛紛駐足,拿起手機拍攝各類機器人,感受科技創新技術和成果在煤礦的應用。

直播期間,記者的鏡頭還聚焦錦界電廠“15萬噸/年燃燒后CO?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工程”,重點報道了國家能源集團落實“雙碳”目標的具體行動和舉措。該項示范工程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燃煤電廠燃燒后CO?捕集—驅油/封存全流程示范工程,整體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更大規模的燃煤電廠CO?捕集奠定工程技術基礎,是國家能源集團主動應對氣候變化,探索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路徑和技術組合的重要構成部分。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