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封感謝信背后的感人故事
近日,河南能源集團鶴煤公司三礦收到河南省鶴壁市防汛救災應急志愿者協調中心頒發的66封感謝信和66份紀念證書,感謝該礦和65名職工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馳援鶴壁浚縣抗洪救災,用真情、真心、真行動幫助災區人民排澇除險、共渡難關的大愛之舉。在這66封感謝信中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7月份以來,河南多地連續多日降強暴雨,導致浚縣衛河水位暴漲。7月30日深夜,浚縣西陳村堤壩中段多處突發管涌沙袋沉陷,嚴重危及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在這緊要關頭,該礦組織44名搶險救援“勇士”,在抗洪一線連續奮戰了15個小時,發揮了煤礦工人特別能戰斗的精神,以“危難時刻伸援手,風雨同舟顯真情”的責任擔當,筑起了一道“沖不垮的堤壩”,圓滿完成了河堤筑壩加固任務。今年7月底,在該礦開展的“人間有愛‘豫’你同行”捐款活動,全礦干部職工積極主動為災區人民捐款獻愛心。兩天時間,該礦有41個單位、科室為災區人民捐款118470元。
在抗洪搶險救災中,該許多黨員干部和職工主動請纓,積極甘當志愿者,用愛心和真情譜寫出了一曲曲大愛之歌。該礦工會女工羅志云在微信圈中得知鶴壁浚縣新鎮大蔣村急需救災物資的消息后,她花費700元購買了救災物資。同家人駕車向浚縣大蔣村出發,途中因雨水被交通管制,多次變更線路,終于在晚上10點多鐘到達目的地,將愛心送到災區浚縣新鎮大蔣村,完成了她的一個心愿;該礦黨委工作部楊建美在自己捐助500元救災物資的同時,多次去當志愿者搬運救災物資,為抗洪救災貢獻自己的力量;外派到鄭州富士康的該礦機修車間孫振軍,十分關注抗洪救災,他利用工休的時間回到鶴壁積極參加鶴壁的抗洪救災志愿者隊伍當中,以實際行動為鶴壁災后重建做出自己積極的貢獻;該礦運輸區職工袁立偉,是無疆斑馬救援隊隊員。浚縣古城墻外大運河水位上漲,嚴重影響古城安全。他搬沙袋堵截洪水,汗水和洪水浸濕了他的衣褲,連午飯也顧不上吃依然堅守在抗洪的一線,干到凌晨三點多,他才回家休息;該礦人力資源科的袁愛茹一直熱心鶴壁志愿者服務,近期她就一直志愿服務在抗洪一線。她和同事馮歡歡、童任芝共同購買了18袋米和面,送往浚縣善堂科達學校災民安置點。在她的感召下,該礦通風區女工卜麗、牛海芹等也伸出援助之手購置了酒精、碘伏、風油精、板藍根、棉簽、食用油等價值600元錢的醫藥用品和食品送交至浚縣物資集散地;該礦機運隊的孫丹是名退伍女兵,她加入了鶴壁市淇濱區防汛青年志愿者二隊,她不僅多次為抗洪救災運送物資和藥品,到抗洪一線搶險救災,而且購買8箱礦泉水、2箱火腿腸、5瓶花露水帶給災區人民;該礦武保科的榮寧寧自發籌集大量救災物資送往災區;該礦機電一隊的女工李海霞運送救災物資;該礦三興集團的聶丹丹自費購買物資送到抗洪救災第一線,像這樣的事情在該礦數不勝數……
“在大災大難面前,盡點自己的微薄之力也是應該的,真是做夢也沒有想到能夠收到市里的感謝信和紀念證書。今后我要當好志愿者,為社會公益事業多做貢獻。”收到感謝信和紀念證書的該礦黨委工作部張艷霞這樣表示說。
“作為退伍兵,退伍不褪色,關鍵時刻就應該沖在前,危難面前更應該沖在前,抗洪救災雖然很苦很累,但我的心是甜的,因為我做了點自己最為開心的事情。”談到抗洪搶險,該礦機運隊辦事員孫丹這樣說出了她的“心聲”。
“咱礦的這60多名同志不僅是礦上的驕傲和自豪,而且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和標桿,他們這種不怕苦累,無私奉獻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值得發揚光大。他們是好樣的,更是值得我們大家為他們點贊。”談到感謝信,該礦黨委書記柴天凱這樣感慨說。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