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鐵法能源:七夕節 我們的愛情故事
銀漢迢迢,星河流轉
執子之手,天荒地老

是一個與愛情有關的日子
有愛相伴的路上
就有最美的風景
青春、礦山與煤
礦工的愛情總與這些有關
從相知、相愛到相守、相伴
他們的愛
流連于綿綿長長的生活之中
珍藏在勤勤懇懇的工作之時
他們的愛雖質樸卻不失浪漫
小編帶你去聽礦山三代人
講述柴米油鹽中的幸福心經
感受他們平凡而浪漫的
愛情故事

美麗約定

詩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七夕,本就是牛郎織女約定的相會之期。而我,回首過往的人生歷程,也總會想起生命中那些美麗、難忘的約定,它們或是激勵自己奮進,或是相知相伴、風雨共度。

我叫程自勤,今年82歲,93年從鐵法礦務局總醫院大明分院退休。我的老伴王廣利長我四歲,96年退休于汽運修公司黨委書記任上。1956年,我們相識于撫順西露天礦總測繪師室,是志同道合的好同事、好朋友。工作上相互勉勵,生活上互相關心,在相同理想志趣的牽引下,我們彼此欣賞,決定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

1958年,撫順礦務局喊出“支援茂名,包打鐵法”的口號,掀起第一次支援外地的熱潮。我與他主動響應國家號召,投身支援建設的大潮中。這年秋天,他奔赴南海之濱去勘測油頁巖,而我則服從上級安排,一路顛簸,從撫順來到彼時滿目荒涼的鐵法,與同來的摯友一起,用地質素描的筆紙肩負起開發建設礦區的使命。

參與援建任務,無疑打亂了我倆原定的結婚計劃,然而使命在前,我們沒有計較個人得失,毅然決定前往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臨別時的一幕令我銘記終生。我在站臺上緊緊握著他的手,不知這一別,何時才會再相聚。末了,我將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到了茂名,一定要好好干!”他鄭重地點了點頭,把同樣堅毅而又充滿期待的目光投向我,像是用無聲的方式與我約定——會的!你也要好好干!等著我!
從平日里形影不離到一朝相隔數千里,我們把思念之情深深埋藏在心底,即使偶有飛書傳音,信中也只有彼此問候、相互勉勵,只有彼此抒發對祖國繁榮昌盛和美好前程的向往與激動,才是我們這對情侶間的甜言蜜語。我在這邊吃的是窩窩頭,飲的是河泡水,他在茂名忍受高溫酷熱的考驗。他雖未明言,但我知道,那里同樣艱苦。那時,鐵法礦區建設剛剛起步,就遭遇了國家“三年困難時期”,工人們每天面對的是繁重的施工任務和長滿膩蟲的腌白菜、稀的幾乎看不見米粒的粥,不但幾個月開不出工資,連飯都吃不飽。然而,每個人都抱定越是艱苦越向前的堅定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大家戰天斗地、披星戴月,破土沒炮用鎬刨,運巖沒車用肩挑,以頑強意志克服一切困難,把勞動的號子喊得震天響。
五年的時光匆匆而過,在第一代建設者的辛勤耕耘下,礦區開發建設已初見成效。期間,我獲得了“五好職工”“勞動模范”等榮譽,他也與我極有默契,在茂名工作得十分出色。1963年,圓滿完成支援建設任務的他終于回來了,我們既欣喜又為彼此、為自己驕傲。不久之后,我們便攜手步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

我在礦區留下了奮斗的汗水和足跡,也對這里產生了難以割舍的眷戀之情。婚后,在雙方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我們夫婦倆共同約定,繼續扎根條件依然艱苦的鐵法礦區,建設美麗家園,把畢生精力與心血全部傾注在這片我們無限熱愛著的土地上。

六十余載風風雨雨,不僅見證了我們歷久彌堅的愛情故事和一個又一個美麗約定,更見證了礦區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和偉大祖國的日益繁榮昌盛。如今,子女、晚輩們早已從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接過礦區建設的接力棒,用勤勞和智慧賡續我們的美麗之約,在新時代礦區發展的新征程上描繪著更加美好的未來。
穩穩的幸福

我叫王平,在礦建公司上班,丈夫是大隆礦運輸隊的一名井下電工。20年前我們結婚時,連新房都沒有,為了成全我們,公公婆婆把自己一戶二的房子讓給了我們,老兩口出外租房。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下定決心在5年內買一套新房,把現有的房子還給老人。

我知道要實現這個目標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必須通過不斷學習和努力工作改變生活條件。丈夫汪印超工作認真、吃苦耐勞,工作之余自學專業知識,很快成為了業務骨干并被提拔為小班班長。同時,他還考取了國家籃球一級裁判,成為了公司有名的精英裁判員,每年公司舉辦的大小賽事都聘請他為裁判。這期間我也不甘示弱,與他共同進步,考取了中級會計師、中級經濟師資格證書,成為了單位的一名財務管理人員。伴隨著工作價值的實現,我家的生活逐漸殷實,終于靠自己的努力買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并把當初結婚的房子還給了老人,我們換了新房,老人暖了心房。

作為礦工的妻子,我深知丈夫工作的艱辛以及安全生產的重要,為了讓他安心工作,我寧愿承擔更多的家務。4年前,公公被查出肺癌早期,我找了最好的醫生給公公做的手術,又多次遠赴外地買特效藥,使老人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老人生病期間,我沒讓丈夫耽誤一個班。

一個家庭的家風是最重要的。為了讓良好的家風永存,我們夫妻特別注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2013年,我們一家三口加入了閆曉慧愛心團隊,女兒成了團隊中最小的成員,她用自己攢下的壓歲錢多次幫扶困難學生,用善心為別人點亮了希望之燈。

愛,因相濡以沫而堅貞;家,因善良孝德而溫馨。20多年的打拼奮斗,如今我們二人事業小成,家庭和諧美滿,愛情至真至純,我們手心里攥著的是穩穩的幸福!
平凡中的溫暖

“又是一個周末,又是一個年輕人出游的日子,而他,又在加班....”
節日,對于一個成天上班、下班、帶孩子的女人來說,除非大張旗鼓,否則早被其他諸如育兒、美容、雞湯這樣的信息沖淡了。
勝哥是曉南礦人力資源部的管理人員,我也在曉南礦工作,于是我們每天一起上下班,與他結婚12年,從戀人、到夫妻,感情的馬拉松循序漸進地推進。

生活平淡,平淡到從他口中說出七夕,都會感動得熱淚盈眶。
回想起2010年的七夕,勝哥第一次送我情人節禮物。那年,我還在礦里的考勤班工作,情人節那天下午,下了很大的雨,因為剛好趕上月末算獎金,我不得不加班到深夜。而勝哥也給我打來電話,說他也要去局里加班,不能一起過七夕了。當時的感覺,用句時髦的說法,心情也是下著雨的。
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見到一個人,老遠就朝我揮手,雨天視線模糊,也沒太在意,只是從后視鏡里看見有個人一手拎著包,一手拎著傘追在我的車后。等我把車子停穩,沒想到勝哥朝我走來,沖著我靦腆一笑。隨后,遞給我一個套著防雨袋的硬紙盒,我滿心歡喜地打開,竟是一臺筆記本電腦,這是勝哥蓄謀已久為我準備的七夕禮物,當時被感動得掉下了眼淚。勝哥卻拍著我的肩:“現在是戀愛,還能有情人節禮物一說,以后結婚了,生了孩子,有了家庭,咱們就不是情人了,就沒有禮物了。”
那一年,我只記得兩件事:一件事,他頂著雨陪我度過了一個短暫的七夕。另一件事,我真想暴打他一頓。婚后的女人就不該被捧在手心里?

這之后,幾乎每個七夕節,他總是用一系列諸如“沒空”“一個人過吧”“抱歉”這樣生硬的詞語打發我。
今年算是一個意外,他在電話里說:“你猜,我會送你什么禮物呢?”我沒作聲,沉默了很久,他說了一句:“我也沒想好,前兩天你說米缸里的米快沒了,不如買袋米回來,不知道可不可以算作禮物?”

此刻的我,突然想起三毛的一句話: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
是的,生活就是走入柴米油鹽的平淡,但在這平凡中,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愛與溫暖。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