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漫卷潤韓煤
韓城礦業地處文化底蘊厚重的文史之鄉。漢太史司馬遷《史記》的歷史故事、民居瑰寶黨家村的家風家訓、革命戰爭年代的感人事跡、煤礦工人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都滋養著一代代韓煤人。文化的力量,使韓城礦業“德潤韓煤,傳承家風”系列活動更有故事、更有味道。

在“古”與“今”的對話中啟迪。韓城古城的“狀元府”是清代狀元王杰的府邸,這里被渭南市紀委監委和韓城市命名為“廉政教育基地”。在“德潤韓煤傳承家風”活動中,韓城礦業公司紀委組織40名紀檢干部在狀元府接受廉政教育。一幅幅字畫、一件件物品,使紀檢干部讀懂如何做事做人。狀元府演出的情景劇《對決》,再現了王杰對抗貪官和珅,拒收賄賂的故事,教育紀檢干部要做到清正廉潔、剛正不阿。象山礦井、生產服務中心等6家單位先后組織幾百名黨員干部在狀元府接受廉政教育。韓城黨家村被譽為民居瑰寶,這里的家訓家風遠近聞名。王峰礦井、生活服務中心等單位組織干部職工在黨家村“家風園”開展傳承家風活動。鐫刻在青磚上的家訓家規、流傳在街巷里的家風故事,使韓城礦業干部職工在古今對話中受到啟迪。

在“品”與“讀”的聲律中感悟。韓城礦業公司讓家風家訓品讀活動入社區、進家庭。礦區的廣播里、職工的手機中、微信朋友圈、抖音平臺,時常會傳出朗朗的誦讀家訓聲音。在職工行走閑談中、餐桌就餐的交流中,也經常會聽到“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一絲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話題。韓城礦業公司充分利用網站、廣播、電視、手機等載體,展播家書家訓和紅色家書誦讀作品110多次,使職工在耳聞目染中接受教育。公司紀委組織舉辦的“德潤韓煤、傳承家風”品讀會,把傳承家風活動推向了高潮。20名紀檢干部登臺品讀,包拯、林則徐等先賢經典家訓里的人生哲理、治家名言;夏明翰、趙一曼等革命烈士紅色家書的感人情節,使黨員干部在“為有犧牲多壯志”的家國情懷中緬懷革命前輩,堅守初心使命。

在“書”與“畫”的筆墨中踐行。筆墨紙硯、書畫文章自古就與家風家訓相通相融。在“德潤韓煤傳承家風”活動中,韓城礦業公司征集到職工家屬創作的書法、繪畫、手工、等作品270幅,集中展出160幅,各二級單位采取不同形式展出6場次。書法作品真、草、隸、篆字體齊全,或抒懷言志,或勉勵鞭策;繪畫作品春蘭、夏荷、雪竹栩栩如生,充滿清風正氣。下峪口煤礦、配售電公司等單位為書畫愛好者提供創作場所,持續開展“德潤韓煤”書畫創作活動,全公司創作書畫工藝作品超過600副。筆墨間弘揚正氣,油彩中傳承家風。在創作書畫作品的同時,韓城礦業干部職工讀家訓、傳家風,積極撰寫家風寄語500余條、撰寫詩文作品130篇。在欣賞作品中蕩滌靈魂,在讀寫思考中踐行新時代家風。

在“講”與“看”的印記中傳承。紅色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紅色家風是做好的家風。“德潤韓煤傳承家風”活動正值黨史學習教育之際,韓城礦業公司充分用好紅色教育資源,開展講紅色故事和紅色基地教育等活動。物供中心走訪94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戰士閆喜恩,聆聽革命前輩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跡;生活中心小車班邀請抗戰老兵劉德政家屬講述老戰士們炮火硝煙中浴血奮戰的感人事跡;象山礦井邀請退伍老兵王書善講述“中越自衛反擊戰”戰斗故事。公司共組織開展講述革命前輩紅色家書故事20多次,讓紅色故事銘刻心中。公司各單位還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在韓城芝川“八路軍東渡黃河抗日紀念碑”、韓城范家村“第一黨支部舊址”、黃龍“瓦子街戰役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活動70多次,使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把愛黨、愛國、愛企落實在行動上,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