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家書何處寄?巷道六萬三千米——華榮能源龍門峽南礦組織“一封安全家書”活動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逢入京使》(唐·岑參)
“爸爸,從小您就教育我們事事要以安全為重,‘安全第一’的思想早就牢固樹立在我心中,現在女兒已嫁為人妻,初為人母,更加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對于一個家庭,安全意味著幸福美滿,對于一個企業,安全守護著興旺發達,對于一個國家,安全承載著繁榮昌盛,安全關系著家庭、企業和社會的和諧安定。”
這是川煤集團龍門峽南煤礦在開展“一封安全家書”征集活動中,一封女兒寫給父親的安全家書的片段。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撰寫者對親人的安全親情囑托。
近年來,華榮能源龍門峽南煤礦把豐富安全教育內容,創新安全教育形式,提升安全教育效果作為礦井安全文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安全發展”為主題的安全生產月期間開展的“一封安全家書”征集活動,得到了各單位的高度重視和廣大職工家屬的積極響應,共收到安全家書352封。這些家書均來自生產一線職工家屬,有妻子對丈夫情真意切的關心和叮囑,有子女為父母送上的最真誠的問候和祝福,給親人說說心里話、知心話,向親人報平安、詢安康等。征集到的安全家書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囑托親人要遵章守紀、安全生產。
有夫妻互寫的家書,從身邊活生生的事故案例剖析,向親人寄語心聲,喚起職工增強“一人安危系全家,全家幸福系一人”的安全意識,充分認識到他們擔負著整個家庭幸福的責任,從而自主地將安全生產的警示銘記在心。
有子女寫給父母的家書,從自己收集的一些關于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剖析安全生產中要避免僥幸、逆反、麻痹、逞能、從眾、省能、厭倦、違心等不安全的心理,告誡廣大職工必須遵章守紀,才能換來平平安安,只有人人平平安安,礦井才能更好的發展,只有守好企業大家庭的美好,個人小家庭才會幸福美滿。
“老婆,你是礦燈充電工,我是連隊技術員,我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攜手共進,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為礦井的安全生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公,雖然你沒有賺很多很多錢,但是你卻給我和孩子們帶來了很多精神財富,你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不怕工作的任何艱辛,對于我們來說,你就是生產一線的工匠、平凡的勞動模范,是個好職工、好丈夫、好父親……”
“媽媽,雖然你在地面工作,但也要注意安全,皮帶在運行時,一定要戴好口罩,注意電源和機器,工作的同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爸爸,說過的話有時候會忘記,重復做的事有時候也會因為松懈而大意失誤,我用寫信的方式,時刻提醒你記住每天的安全誓言,你把它揣在身上當平安符……”
……
一句句飽含深情,發自肺腑的叮囑和期盼,正是龍門峽南煤礦全體職工的共同愿景。
將安全融入文化中,用親情警醒自己遵章守紀,用摯愛叮囑職工安全生產,是華榮能源龍門峽南煤礦這次“一封安全家書”征集活動的初衷。該礦以“落實安全責任、推動安全發展”為主題,通過活動,讓優秀作品在網站、黑板報、QQ群等平臺進行宣傳,提高了廣大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教育并激發了廣大職工自覺遵章守紀、杜絕違章作業、抵制違章指揮,深入踐行川煤集團和華榮能源公司安全文化理念,有力推進了企業安全發展、和諧發展、高質量發展。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