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畫筆還原歷史真相!為冀中股份東龐礦這個九旬老人點贊
初見王俊海老人時,他談吐清晰,思路敏捷,行動輕便,花白的頭發梳的整齊利落……小編根本無法將他和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聯系在一起。
“我這一生,能為我們民族做這件事,感覺很自豪……”
王俊海口中的這件事,指的是什么呢?

王俊海翻看草稿圖
老人拿出一本畫集,解開了筆者的疑惑。這本畫集的名字叫《歷史的傷痕——臺兒莊大戰日軍罪行真相畫集》。翻開畫集,一幅幅悲慘的畫面,一段段悲慟的描述,讓讀者切身感受著親歷者的當時的痛苦與絕望。


《歷史的傷痕——臺兒莊大戰日軍罪行真相畫集》
任世淦/整理 王俊海/繪畫
原來九旬老人堅持作畫,只為將歷史還原,警醒后人,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王俊海于1932年5月出生在河北省隆平縣(今隆堯縣東里村)。1937年秋天,日機轟炸隆平縣,在年幼的王俊海腦海中留下了一生的陰影。1981年,王俊海調入正在籌建的東龐礦,先后在企管科、供應科工作,1994年從東龐礦退休。
退休后,王俊海有更多的時間可以作畫。鋪上畫紙,創作、勾勒、調色、上色,行云流水之間,一副色彩鮮明、意境優美的山水畫就映入眼簾,這是王俊海最拿手的“山水畫”,也是不善言談的他打發退休時光最好的方式。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從來沒有系統地學習過。”雖然沒有老師,但他一直沒停下過畫筆。他的作品曾獲河北省美展三等獎。2016年,在全國第五屆“唱響中國夢墨緣寶杯”書畫活動中,榮獲“優秀輔導教師”金獎。
平靜的生活就在2009年的一個夏天被打破了。好友任世淦突然打來電話,告訴王俊海自己有一個想法——用“親歷者的口述+照片+漫畫還原歷史”的形式,呈現日軍當年在魯南蘇北地區犯下的滔天罪行。可繪畫,不是自己拿手的事情,所以他第一時間想到了王俊海。

王俊海與任世淦的信稿
因為有顆強烈的愛國心,加之幼時慘痛的經歷,王俊海毫不推辭的接下了這個“大活兒”。兩位耄耋老人一拍即合,決定一起完成這件“大事”,而這件事也成為了王俊海一生引以為傲的大事。
王俊海想用畫筆還原出一個完整的、真實的日軍侵華戰爭場景,所以在畫時也盡量追求完美。6年時間里,王俊海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以外,都是扎在自己那間不足8平米的“畫室”內,研究文稿、畫草圖,打包郵寄……憑借幼時的模糊記憶和親歷者口述的事實,王俊海用畫筆生動形象的描繪出親歷者的絕望和掙扎。6年的時間,兩人通信將近300封,平均每周通信一次,研討畫稿、題詞。僅郵寄費用高達千余元,這還不算紙張、繪畫材料的錢,對于一個退休老人來說,這是筆不小的開支。




王俊海的手稿
2015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兩位老人歷時6年之久的作品——《歷史的傷痕——臺兒莊大戰日軍罪行真相畫集》在臺兒莊大戰紀念館、臺兒莊戰役研究會的支持下,終于面世。
滿腔的愛國情,化作提筆作畫的精神和動力。無數個點燈揮毫的日子里,無數個輾轉構圖的日子里,無數次修改草圖的日子里,耄耋之年的王俊海一點不覺得累,因為一切值得。
“我只想將歷史真相還原,以此警示后人勵志圖強,為振興中華而不懈努力。”采訪時,盡管已經90歲高齡,但王俊海老人告訴筆者,后期他還會陸續有兩本畫集刊印成冊,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