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煤集團新安煤礦用文化鑄就安全“墻”
安全是企業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工作的快樂,是單位的效益。面對地質條件極為復雜、六大災害一應俱全等諸多不利因素,作為義煤集團主力礦井,新安礦堅持從理念創新、體制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入手,在安全管理中融入文化元素,用文化的力量筑牢礦井安全發展的銅墻鐵壁。
三為理念導方向
新安煤礦在認真總結和提煉以往文化積淀的同時,向上延伸提出了具有新安礦特色的安全三為文化理念:為人子,要有贍養父母的良知;為人夫,要有陪伴愛人走完終生的義務;為人父,要有培養子女成才的責任。為使安全三為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該礦在繼承和發揚現有文化魅力的同時,不斷健全完善安全文化體系建設,推出了安全伙伴、安全漫畫、安全大講堂、安全組合拳、三違幫教、風險預控管理等一系列新舉措,使廣大職工在感恩的氛圍中牢記安全、心懷感恩、回報企業,為礦井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安全漫畫寓安全。認真總結煤炭行業發生的典型事故案例,整理編印了漫畫形式的典型事故案例匯編,發放到各區隊,在班前會、學習會上組織廣大職工學習、警示。在井下厚大巷、車場、工作面均安裝了安全漫畫牌板,用視覺沖擊的力量教育職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
安全大講堂話安全。經常性的開展安全知識下基層、全員安全理論考試、每日一題、播放警示教育片、三違曝光、三違人員現身說教、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使每名職工在學習中受教育,在學習中受啟示,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認識到為了親人,絕不違章。
安全組合拳守安全。經過全礦上下的共同努力,制定出臺了圍繞六個重點、狠抓三級責任,全面推行1235安全環閉合管理,嚴格事故、重大隱患兩個四位一體責任連帶追究制,實施安全責任時效追究、安全警示金、安全風險抵押金等30余項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的安全管理網絡,用剛性的管理規范作業行為,用人性化管理確保各項制度的落實,確保人人講安全、保安全、促安全。
四大工程做保障
該礦結合礦井發展現狀,在扎實推進安全文化建設中,提出了建設框架、創新升級、標準化提升、環境美化四大工程,為礦井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建設框架工程,確定文化建設總模式。把安全文化建設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礦長、書記為組長的安全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細分了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操作層四個責任層次,全力確保人力、精力、財力、物力到位,把安全文化建設真正融入到礦井整體安全發展中,并逐步確定了礦井安全文化建設總模式與大方向。
創新升級工程,以科技助力安全。不斷探索吸收和運用各種先進設備、設施,提升礦井科技水平,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礦井安全發展的核心位置,作為提高企業綜合實力的戰略支撐,形成了符合礦井發展實際的新模式,全力建塑本質安全高效型的現代化品牌礦井。立足于制約礦井安全發展的實際,運用兩點論的辯證思維,轉變創新思路,把被動創新劣勢轉化為主動創新優勢。
標準化提升工程,全力建塑平安型礦井。始終堅持認識高起點、工作高標準、落實高效率的理念,采取流動紅旗競賽制度,采煤、掘進、輔助分別各設一面安全放心單位錦旗。制定了礦井質量標準化專業組成員考核辦法,在安全生產實行全礦統一考核、評比,獎頭罰尾,有效地調動了基層單位的積極性,促進了質量標準化工作開展。堅持質量標準化動態檢查、交叉檢查相結合,堅持拉尺上線,用數據說話,不走形式,嚴格按照標準現場打分。
環境美化工程,實現井下快樂工作,井上幸福生活。從提高職工收入、地面環境刷新、改善職工住房、方便子女入學、職業安全健康檢查與預防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提高職工的幸福指數。在井下扎實開展精品五優,井下面貌煥然一新,呈現出了地鐵化、明亮化、彩色化、整潔化、數字化,極大地改善了職工勞動作業環境,提高了職工生產作業的舒適感、歸屬感。在井上,與家人一起休閑娛樂,閑庭漫步,欣賞著全礦職工家屬自己動手打造出的江南美景,享受著河南省首個國家3A級工礦游景區的成果,極大地鼓舞了職工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化管理顯特色
應用信息技術助推管理創新,是新安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得意之筆。
安全管理制度化。該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在全面總結完善以往安全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礦安全生產管理的時間、周期、特點要求,以提高各級安全管理、監督檢查和質量評估為目標,從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重點人員、重點問題、重點區域、重點設施,六個方面,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下大力氣解決好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條件和管理缺陷四類不安全隱患,增強風險防范控制能力。同時以班組、區隊、生產科室三級安全管理責任為重點,結合1235安全閉環管理法,及時將本系統存在的問題及安全重點登記建檔,并跟蹤落實處理。
監測監控數字化。建成了生產實時監測監控系統,通過井上下39個現場分站、188個監測監控點傳感器,在井下主要采區都設立了信息化采集終端,對通風、運輸、采掘、排水、電氣等系統實行動態瀏覽。坐在辦公室通過電腦就可以知道井下生產情況,使安全管理更加便捷。同時,每7天對井下各采掘工作面進行一次甲烷超限斷電試驗,保證斷電功能可靠,斷電范圍符合要求。每7天對井下使用的甲烷傳感器調校一次,保證傳感器顯示準確有效。監測人員每天對安全監控設備及電纜進行巡檢,發現問題當班處理。分站、電源箱、斷電器等設備按規定每半年到一年升井檢修一次,保證井下監控設備可靠運行。
人員定位信息化。安裝了KJ251A煤礦人員管理系統,在井下共設基站68個,同時為全礦所有入井人員配置了感應卡片,及時、準確地將井下各個區域人員的動態情況反映到地面計算機系統,使管理人員能夠隨時掌握干部跟班下井情況,井下人員的分布狀況和每個礦工入井、升井時間及運動軌跡。當事故發生時,救援人員也可根據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所提供的數據、圖形,迅速了解有關人員的位置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救援措施,提高應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自主創新產業化。推行沿空留巷新工藝,解決采掘比例失調、產接替緊張等通病,提高了資源回收率。自2010年3月至今,成功留巷3788米,創造經濟效益3億多元。完善了礦井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研發出了一整套礦井災變生命保障6S系統。面對礦井水害治理工作,2012年底,成功研發ESW礦井應急控水系統,填補了目前國內外水害控制領域的空白。安裝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實時診斷、打鉆監控視頻等系統,廣泛采用頂板特種壓裂預抽、掛耳抽放等14種新方法,保證采掘工作面回采前全面消突。同時,隨著專利產業化進程的推進,將進一步延伸礦井的煤與非煤多元經濟鏈條。
安全培訓網絡化。圍繞塑造本質安全型員工,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全員、全方位、多層次、系統化的安全培訓,建成了井下模擬實踐操作基地,打造了全員網絡化教育培訓的平臺。建立了課程超市區隊課堂職工書屋班組學習室數字圖書館,形成了網絡大學、基層多媒體教學和內講師培訓的層級培訓網絡。并依托國家四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以安全素質技能培訓為重點,舉辦專業技術培訓班,聘請高級工程師和專業技師為職工上課,分期分批進行基本原理、易發突發事故等基礎知識培訓。
三流的企業做產品,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一流的企業做文化。新安煤礦通過堅持不懈地推進安全文化建設,進一步做實做足文化內涵,使全礦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不斷增強、整體素質不斷提升,礦井的安全氛圍更加濃厚、安全基礎更加牢固,礦井呈現出人人安全、人人快樂、人人奮進的安全大格局。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