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瓦當的文化藝術價值

雙龍背項抵角饕餮紋瓦當
瓦當俗稱瓦頭,指的是陶制筒瓦頂端下垂的特定部分,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圖案部分。古文解釋之“瓦”,即具有圓弧的陶片,用于覆蓋屋頂;所謂“當,底也,瓦覆檐際者,正當眾瓦之底,又節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當名。”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水、排水,保護木構的屋架部分;在實用上,既便于屋頂漏水,起著保護檐頭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觀,其樣式主要有圓形和半圓形兩種。瓦當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構件,在相當長的時期扮演著房屋建筑及其文化內涵的重要角色,蓋因瓦當不但有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還有研究價值,歷來為金石家、學者與收藏家所重視。
中國最早的瓦當集中發現于陜西扶風岐山周原遺址,這里是西周的發祥地,多為素面半圓形瓦當,個別的有重環紋半瓦當。到了戰國時代,七雄爭霸,各國所用的瓦當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但基本上是以圖像瓦當為主,如山東臨淄齊故城出土的樹木雙獸紋半瓦當;河北易縣燕下都出土的饕餮紋半瓦當;陜西鳳翔秦都雍城出土的動物紋圓瓦當和咸陽出土的云紋、葵紋瓦當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瓦當當面較小,紋飾以卷云紋為主,文字瓦當銳減。在唐代蓮花紋瓦當最常見,文字瓦當幾乎絕跡。宋代開始用獸面紋瓦當,明清多用蟠龍紋瓦當。
這里著重談一下饕餮紋,因為這種紋式是燕瓦的主要紋式特征。傳說中饕餮是龍最小的兒子,非常貪吃,以至于最后連自己的身體都吃掉了,只剩了一張臉。燕國瓦當的饕餮紋直接吸收商周青銅器的藝術風格,是當時最普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紋飾。饕餮紋在殷商時期以其神秘的獰厲美來象征神權和王權,周人雖承襲殷制,卻賦予饕餮紋“戒貪”的含義,以折射恤民情懷和廉明之德。到了戰國時期,代表姬周正統的獨燕一國,燕國繼承了周王室的代表族徽饕餮紋,表示自己是周王室的正統和嫡傳,燕瓦當上的饕餮紋也就隱含“戒貪”之意。“戒貪”即要廉潔、清正,對現代也有啟示意義。

漢灰陶“千秋萬世”文字瓦當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瓦當的造型千姿百態,它不但是繪畫、工藝和雕刻相結合的藝術,也是實用性與美學相結合的產物,在古建筑上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此外,瓦當還是中國書法、篆刻、繪畫等方面的寶貴資料,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由于西漢中期出現了瓦當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類——文字瓦當,所以比如說大氣磅礴的“漢并天下”瓦當和表現漢與匈奴和親的“單于和親”瓦當,以及“長樂未央”“長生無極”“千秋萬歲”等,這些瓦當均在圓面范圍內,盡量體現形體的伸展力度,文字多為篆書,寫法線條在剛柔、曲直、方圓、疏密、倚正等諸多方面都達到高度的和諧,或方峭,或流美,渾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是一種藝術性極強的裝飾浮雕作品。
瓦當不但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它的圖案、文字有助于了解古人的歷史淵源、習俗好尚,并對古代歷史地理、思想意識的研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瓦當也是考古學年代判斷的重要實物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這里依舊以春秋戰國為例,其時正逢中國社會的大變革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瓦當藝術呈現出嶄新的藝術風貌,紋飾圖案變化多樣,地方色彩濃厚。這一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上的巨大變化帶來了藝術上的空前活躍,藝術對現實的反映最為敏感,因此瓦當紋飾的變化也反映了這一點,可以說瓦當的學術和藝術價值相得益彰!
正因如此,唐宋以來,瓦當已引起了好古者的重視,在唐宋文獻中記載有當時人用瓦當做成硯臺使用。清代隨著金石學的興盛,瓦當收藏之風大盛,許多像陳介祺、羅振玉這樣的大學者都傾心于瓦當的搜集與研究。新中國成立后,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瓦當收藏處于低迷期,價格偏低。但是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升溫,一些常見的文字瓦當在北京的價格已經達到數千元,精品瓦當更是達至數萬元,最典型的是在2001年,天津國際拍賣公司的拍賣會上,一枚帶木盒的漢瓦成交價高達11萬元,創下了當時的一個紀錄。
關于瓦當收藏的價格高低,主要取決于其年代、品相及所表現的花紋,如果歷史上有大家收藏過,那么其價值則更高。不過由于戰漢瓦當數量有限,而且后世隨著建筑樣式的發展,瓦當又遠不如古代興盛,因此,瓦當的拓片近年來也受到了瓦當愛好者的青睞:2004年11月上海大眾秋拍上,一冊秦磚瓦當拓本以5.28萬元成交,該冊拓本為傅抱石舊藏,有其題跋;2013年6月北京保利八周年春拍會上以32.2萬元拍出羅振玉“題瓦當文”一軸;2013年12月北京匡時以59.8萬元拍出何遂“瓦當文字拓片”一幅。
關于瓦當的其他藝術形式,比如瓦當硯、瓦當文字書法等也受到收藏家的追捧。
可以說,瓦當的收藏正逢其時。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