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三部曲”:回歸親情本源

重陽節前,王學武編著的《親疼》、《親緣》和《親享》的“孝·親三部曲”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作為親情厚禮獻給敬老節,引發讀者對回歸親情、人性本源的思考。
一年前的重陽節前夕,北大出版社出版了王學武感念父母親的博文輯錄《親疼》,受到讀者廣泛好評。王學武開始寫親情博文是在2011年。博文大多寫的是不會講大道理、連名字也不會寫、一輩子生活在小山村的父母親的艱辛和向往、擔當和幸福,以及不經意間對他心靈的影響。博文發表后,激起眾多網友共鳴。去年8月,王學武的母親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他希望北大出版社盡快將博文成冊出版,好讓不識字的母親在不多的時日里聞到關于自己故事的墨香。這一心愿得到出版社傾情支持。母親最終在病床上看到了出版社趕制出的有她照片的樣書,聽到了出版社邀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姚科朗誦博文的音頻。送別母親,王學武把珍貴的樣書和朗誦光盤、母親生前喜愛的手機等,一起送進母親墓中。讓母親在生命的最后日子感受到一個普通母親的尊嚴。
今年再版的《親疼》,增加了百名讀者的“親疼”感悟等,同時出版的“親情延伸的心靈講述”的《親緣》,是王學武繼《親疼》之后又一部感念親情、鄉情、友情的博文輯錄,平淡如水的文字里,讓人感受到親緣,是感念血脈之親的心緣,又是敬畏親情、敬畏生命的情緣。由王學武主編,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區域、不同年齡、不同家境的32位作者文字構成的親情文集《親享》,以擁享親情的溫軟故事,從不同角度傳遞了樸素的道理——親享,是親孝于當下,享愛于親在的親情擁享。
王學武說:“很難想象,一個對親情都不在意的人,會有很深的家鄉情;也很難想象,對家鄉都沒有深情的人,會對自己的祖國有感情;更難想象,為父親母親做點事都嫌煩嫌累的人,會很用心、很真摯地待朋友,會如何地不怕困難、工作上怎樣地不辭辛苦。”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