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家才情,學人風范 ——趙安民《師之集》讀后

《師之集:趙安民詩詞》,趙安民著,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198.00元
辛丑(2021)年九月得趙君安民《師之集》見贈。書扉毛筆題簽,所書《離騷摘句》:“恐鵜鴃之先鳴, 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將上下而求索。”瀟灑行書,悅目賞心。旋至涼秋將盡,攜君書自京西往南海,詳讀之,已而更闌吟罷,目明而心開。古人嘗言:“詩本乎才,而尤貴乎全才。”茲讀是集,知君飛渡東瀛,跋涉西域,遍駐游蹤,須眉毫氣躍然楮墨之上,論者擊節嘆賞,信若是也。
趙君名師之,字安民,湖湘人,祖籍江西安福縣。本科畢業于湖南中醫學院,擅岐黃術,為人診疾,處方輒愈,聲譽燁起。己巳年(1989)秋,君負笈京華,入北京中醫學院攻讀醫古文碩士。從學章黃學派嫡傳陸宗達高足錢超塵教授,可謂師出名門。猶可稱道者,君負不羈之才,擅多學之譽;為學縱橫群籍,捭闔古今,因嗜好詩古文,遂毅然棄醫從文,專事書籍出版。
“恪勤在朝夕,懷抱觀古今。”由醫生治病救人,轉而為編輯咬文嚼字,君志業于出版凡三十年,輾轉幾擔大任。初入古籍專業出版社中國書店,地處聞名中外的琉璃廠文化街,專事古籍經典、書法碑帖出版十五六年;因在《光明日報》發表詞作之緣,調線裝書局主力當代詩詞編輯,后調任中國書籍出版社副總編輯繼續注力于當代詩詞出版。其在詩詞、書法與歷代經典為特色之國學圖書編輯方面,用力最勤,造詣最深,編珠綴玉,替人作嫁,樂此不疲。尤可貴者,趙君為人耿直信實,見多識廣。我與君友好日久,向以結此諍友為榮。君敦品立德,含道應物,善與人同,而不茍同;與人交往,茗談幽默,情感率真;吮咀英華,含吐風雅,凸現其氣度恢弘之詩家風范。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趙君獨鐘詩詞,厚積薄發,成果豐碩。《師之集:趙安民詩詞》分新疆詩稿、臺灣行吟、京華雪鴻、舊作留蹤四篇;附錄師之詩論及他人對師之詩書評論各數篇;插錄詩稿信札書法圖片20余幅。《集》中詩詞,佳句甚多,足堪諷詠。其賦詩填詞化古融今,自出機杼。茲舉其犖犖大者,以嘗鼎一臠。譬之開卷《赴疆履新,湘賢贈詩,次韻奉答》云:
遙寄左公柳,西陲送我行。
洞庭無限意,麗句故鄉情。
文化新絲路,春風綠北庭。
千年傳古韻,萬里赴新程。
此篇五律,雖為次答,然風流豪邁,神思遐想,響徹天外,高處不讓唐人,有青蓮風致。集中《新疆詩稿》分《天山放歌》與《西域敘事》兩卷,乃君赴疆履新之作,曾另成集單獨刊行。如《天山放歌》諸篇,吟詠邊疆風物,頌揚民族和睦,展現盛世氣象,令人大開眼界。想我壯歲由西南轉戰西北,戎裝戍邊駐疆凡七載。茲讀《天池四詠》《胡楊頌》《吐番六章》諸作,見君流連景物,低徊山水,意境淡沲空明,親切如在目前,倍覺移我情也。而《天山北麓農家小院為朋友寫字》中二聯:“農家院靜農家樂,向日葵圓向日開。飯碗權當盛墨硯,餐桌且用作書臺。”寫來韻諧聲朗,平易通俗,質樸淺切,一如白樂天詩,老嫗可解。
書中佳什妙句甚夥。如《杜甫二章》中:“心憂天下詩千首,河洛奔騰萬古流。”“言善而詩千載應,孤舟老病不須愁。”引經據典,如鹽著水;頓挫抑揚,音節自然瀏亮;蒼郁勁厚,氣象雄大開闊。《為當前新古體詩派鼓吹》:“但有詩情入句時,新風舊體兩宜之。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我師。”能容善納,灑脫曠達如蘇子瞻。《北京十渡云澤山莊秋意》:“高秋爽氣到京西,云澤山莊風景奇。四面晴巒齊看我,紛紛催促快吟詩。”三、四句從對面寫來,擬人極佳,“活脫”直逼楊誠齋。其飛度東瀛所作《東京絕句二首》則別具匠心,耐人尋味。詩云:
天舟云海渡扶桑,
卷帙琳瑯會島邦。
陌上櫻花開易落,
詩書繼世日方長。
獸行侵略侮鄰邦,
戰禍殃人亦自殃。
覆轍前科誰敢犯,
親離眾叛罪應當。
其一乃為“東京國際書展”贈日本書友所作。師之兼善翰墨,該詩墨寶以中國展團名義贈日本全國出版協會理事長上瀧博正先生。書展說書,話里有話,發人深省。 “陌上櫻花開易落”取喻自然,形容盡致,言外雋永,豈徒詩哉!
師之長篇敘事詩,讀之令人拍案驚奇。《西域敘事》一卷,長歌占據大半,氣體逼真漢樂府敘事鉅制,言近旨遠,蔚然深秀,妙絕時人。其中《唐僧玄奘西游記》,長達二百三十六韻計四百七十二句,從時間跨度、空間廣度和思想深度上全方位記錄了玄奘西天取經之艱難歷程,氣若奔馬,文如貫虹;鏤金錯彩,繁富鋪陳,堪稱有韻之《西游》。
傳統詩歌,蓋自抒情性,一以忠孝為本。古之“孝廉”即指品學兼優之人。何況人必孝親悌友方可言忠國。如其作《葬母詩二絕》云:
太陽無奈向西沉,
牽柩含悲送母親。
細雨霏霏和淚下,
蒼天寄孝奠深恩。
龍年龍節雨紛紛,
愚公渠岸葬母親。
三抔黃土輕輕撒,
淚水無由報大恩。
兩絕皆用“恩”韻,寓意深沉。素衣牽柩,送母安息,萱堂遺容,猶在腦際。子欲養而母親不在,薄養之嘆,泣血錐心,悔何及哉!語真情摯,洵為好詩。
而三十多年前進京讀研時離開就職醫院所作《別柳朝新老醫師》一絕,寫師生之誼,詩云:
門診樓上慈容見,
豎子膏肓裂膽聞。
正是忘年交恨晚,
北上求學卻辭行。
一、二句即將慈眉善目、醫技精湛的老中醫形象完美托出。“豎子膏肓裂膽聞”,乃用《左傳》中典事,謂病入膏肓之病魔,見到柳大夫聞風喪膽。三、四句寫惜別惆悵、不舍之心情,手法甚妙!
詩之外,趙君尤擅填詞。《集》中詞作,令、慢并見,大都秀挺綿密,工力深厚,無愧作手。如《踏莎行·易學與科學玄想》《沁園春·漢字頌》《漁家傲·萬里茶道》數闋,尚能發趙宋之精蘊,沉思獨往,即景敘情,于古調之中緯以新意,以常語、淺語入詞,猶自抑揚慷慨,朗朗上口。
君乃醫古文碩士,學養沾溉,為文亦可圈可點。其品詩論文,頗能以史家論斷,詩家文筆,闡發已見,燃犀燭隱,洞察幽微。其《抗戰史詩,憂患微音》《國學氣象,詩家文采》,以大視野、大胸襟、大格局,推介品讀名家葉圣陶、袁行霈先生著作,博而不蕪,陳義甚高,洵為篤論。君一專多能,詩詞、書藝、醫術之外,旁通《易》理。其以研《易》卓爾而躋身國際易學聯合會理事,乃實至而名歸。所著《周易注解》,以及主持整理、出版《易》《老》諸書,影響深遠。
“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初讀君著,即已訝其“充沛底精神狀態”與“深入淺出底語言造詣”,溢于言表,元氣淋漓。桐城耄佬、姚鼐后人姚子美寓居海南,與我為鄰。一日,來寒舍借閱《師之集》,讀后喟然嗟嘆良久,謂予曰:“汝友詩文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不雕而樸,直寫不描,俱成妙詣。”作詩無古今,欲造平淡難。姚老之言,良非虛譽焉!誠然,師之才學膽識,身修于家,譽彰于友,早已喧騰人口。艾年成就如是,豈容老朽罔識精義耶?然面對五車之富,八斗之才,于心有戚戚,不可默爾而息也。今不揣谫陋,以蠡測海,筆或未到,心向往之。書之于斯,以發師之一哂矣!
時辛丑臘月,望八寓翁田望生謹識于儋州東坡書院驛館。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