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鋒學術小品集》:品味海棠之溫潤風雅
品味海棠之溫潤風雅
——《胡智鋒學術小品集》讀后

我的桌上放著裝幀精美、散發著書香的厚厚一疊新書,名為《胡智鋒學術小品集》,共4卷5大冊,由作家出版社今年出版。這套書第一卷為“序跋+講稿”,第二卷為“隨筆+書評+致辭”,第三卷為“對話+訪談”,第四卷為“個案短評(上下冊)”,既是作者近40年學術短論的一次集束,也是他學術心路歷程的一種總匯,自然會引起我一讀為快的興趣。
整套書名為“學術小品”,自然不同于一般小品式散文,而應理解為學術性隨筆、短章。它們在文體上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以理智型語言為主去論述而不是描繪,二是篇幅都不長,簡短短小,點到即止。這樣,閱讀這套學術小品集,會產生這樣的印象:詞語簡練明晰,論述邏輯嚴密,間或有洋溢詩情畫意的語句,有時在邏輯謹嚴中透出情思靈動和性靈灑脫,總體上回蕩著一種敏銳而又明快的學術思風。如第四卷(上)的《〈長津湖〉:戰爭電影創作的新界碑》一文,這樣評價該片:“以全新的影像、視角和思想,呈現出具有史詩意義和風范的壯麗影像,成為新時代中國戰爭電影創作的一座具有突破意義的新界碑。”《紀錄片〈長征〉的“四力”與“四有”》,顧名思義,以“四力”和“四有”去概括紀錄片《長征》的美學特色,指出其具有文獻公信力、藝術表現力、情感感染力、思想震撼力等“四力”以及“有情懷”“有擔當”“有積累”“有方法”等“四有”。這樣的論述,都致力于以簡約而精準的語句去概括作品的美學特點和建樹,展現出瀟灑自如的學術思風。
這里呈現的學術視點總是前沿的和務實的,透出對于中國藝術傳媒發展和傳媒藝術學發展的精辟觀察和個性化洞見。第二卷的《電視節目的關鍵在于講好中國故事——在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上的致辭》,對“電視將死”這個一度“危言聳聽”的傳言展開正面批駁,指出需要冷靜理解當前電視面臨的新環境,即“全球化、媒介融合和國家需求”三方面特點,接著分析當前電視媒體有三大優勢,即信息發布的權威性、作為“撒手锏”的直播日常化、高端大制作,最后提出主體重構策略:“如果電視能夠在生產主體、傳播主體和營銷主體上進行現代化的重構,我相信它依然會煥發全新的活力和生機。”如今電視藝術的巨大社會影響力和在多種藝術門類中的獨特傳播優勢,都證明他的這一論斷經得起時光更替和行業發展的嚴格檢驗。
透過這些序跋、書評、短論、演講、訪談等論述和記敘,特別是其中所論周圍真人真事和所評當代文藝作品,可以見出作者學術人生旅程的清晰印記。從山東大學的翩翩少年到北廣青年教師,從《現代傳媒》繼任主編到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首任處長,擔任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掌門人期間,讓該學會在全國高校做得風生水起,被母校北京師范大學引進擔任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再到擔任北京電影學院行政領導。他的學術人生景觀在不停變遷,但不變的是他一貫的邏輯謹嚴和思風瀟灑的學術氣質及學者風范。
人們常說“文如其人”。我看這套學術小品集的縫隙處,總是跳動著一種獨特的人格風范,這就是溫潤而又風雅,合稱溫潤風雅。智鋒教授出自作為齊地的膠東半島,又多年求學于省會濟南,想必自幼受到管子式的富國安民、以法治國等經世濟民思想的熏陶,和以仁厚、情義、誠信等為代表的儒家傳統的涵濡,這兩種思想傳統在他這里達成了匯通和交融。論為人,他總是溫潤和慷慨,待人真誠厚道、溫暖如春、樂于助人,敬重師長、幫助同輩、提攜后輩。至于為文,則總是睿智、雅致而又注重實務,善于以專業深度去透視傳媒藝術行業現象,提出來自這個行業頂尖智者的獨家新觀察,流溢出一種學者風雅。
我注意到第二卷有《深谷幽蘭——追憶鄭世明》一文。文章寫于異國他鄉訪學之時,深情追懷英年早逝的友人和同事鄭世明教授,其中提及的諸多細節和場景讓讀者生出身臨其境般感受。這也使我不禁憶起當年認識鄭世明的一幕,作為他的博士學位論文評審人和答辯會成員之一,我對這位話語不多而有主意、做事沉穩的年輕人有著清晰的印象。現在從這些回憶文字里,更可以細致了解到鄭世明的自信、獨立、執著等個性,同時可以體會到作者對這位個性獨特的友人的關切、愛護、憐惜和緬懷等濃郁情懷。當他回憶和評點鄭世明人生點滴時,他自己的為人和為學準則及其好尚也都同時流溢出來,讓讀者可以同時真切地領略到他的溫潤風雅人格。
有趣的是,作者相信,每個人的人格特性都可能對應一種花的特性:“小鄭啊!如果每一個人都對應一種花,我覺得你最適合的應該就是蘭花!恬淡、清爽、雅靜、幽香!我們不能過去陪你,就讓漫山遍野的深谷幽蘭長相陪伴吧!”深谷幽蘭這一“對應”式象征意象,真有精準傳神之妙,由此也可見出作者本人對朋友情義厚重之程度。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到,當我讀過這套學術小品集后,應該從這片生機滿溢的學術話語園地里,發現怎樣一種可與作者本人人格或秉性相對應的自然界之花呢?我想到的是我居住的小區里那一株株海棠,素有“花中神仙”“花尊貴”“國艷”等美譽。海棠素喜陽光,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下可旺盛生長,還喜歡溫暖環境,有一定耐寒能力,有的在4、5月份開放,有的四季盛開。海棠的花瓣層層疊疊,基部呈白色,芽中現紅色,可謂白里透紅、紅里含白,紅白相互輝映、相互借勢,共同營造出花開似錦的盛景。這樣的海棠往往被賦予一種品格,端莊、明麗、耀眼,同時又溫潤、高貴、雅致。這正可以用來對應智鋒教授筆端流露出的溫潤風雅的人格風范,閱讀這一篇篇充滿靈性的學術小品文,再品味那些飄逸于字里行間的海棠式溫潤風雅,正是人間樂事。
(本文作者:王一川,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暨文學院教授。新書作者:胡智鋒,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