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經典 寫出自我 ——張維忠書法藝術漫談

張維忠作品
清代,鄧石如、康有為、包世臣等大力倡導碑學,一時碑學振興,形成碑帖雙璧,從而打破了千余年來帖學一統天下局面。書法家張維忠數十年師法北碑墓志,勤奮不輟,終有大成,影響日漸遠播。十幾年前曾以絕對實力奪取中國書協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大獎一等獎,并在多項國家級大展中頻繁折桂,從而引發當代書壇關注和贊譽。
張維忠重視對傳統的挖掘,沿著碑學之路不斷深入前行,打下了厚實的基礎。他的主線放在對北碑的汲取,尤其在《龍門二十品》《張猛龍碑》等下了刻苦功夫。康有為是歷史上推動碑學發展的開拓者和思想家,他將北碑的優點歸納為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志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張維忠深悟此道、矢志不渝,他緊緊抓住深入研究北魏楷書這個切入點不放,將北碑的某些藝術特征化為心目中的藝術符號,寫碑就要寫出正大氣象,寫碑就要寫出時代高度,他為當代學碑者示范了榜樣,樹立了方向。我們注意到,他的傳統觀念和碑學精神,以及在大腦中形成的碑學審美認知已經充盈豐滿起來,并在一步一個腳印扎實前行,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
從經典意義上講,張維忠在植根傳統的基礎上,一直抱著經典碑帖不放。他不隨流俗,不主故常,始終堅定自己的藝術方向,以古人為師,以經典為友,筆筆有來歷,處處有遵循,他盡力在古人經典碑帖的海洋中搏擊奮進,用經典陶冶,用作品說話,用碑學精神指導創作,用精湛筆墨揮寫時代書風。
張維忠的書法以北魏楷書為龍頭,帶動其行草書的發展,在這兩個領域里,他都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尤其他對魏楷的創作有著自己的深刻理解,他所表達的不是一種簡單泛化的粗獷表現,不是以張揚野逸與樸拙稚趣來展示才情與個性,而是以平和安靜的心態書寫一種雅致與散淡。這一點上,他與眾多的寫碑者拉開了距離,沒有沿著老路走,而是另辟蹊徑,選取了另一方向。因而他的楷書,形在北碑,但內含蘊藉中體現出更多的是沉靜和散淡,可以看出張維忠用心之良苦,思維之活躍。他雖不常寫帖學一路,然帖學之神髓他已領悟至深,似隨機自然地把其化在了魏楷之中,從而讓碑不再僅有粗獷,而增加了文氣,不再僅有雄強之姿,亦有了典雅之態。他認為,學習書法要注意培養兩種能力,也就是李可染講到的“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第一種能力是打進去,第二種能力是打出來,這兩種能力缺一不可,是一個書法家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追求精到是張維忠書法的又一亮點,這在他的一系列獲獎作品中能得到明確認知,線條的精致,結字的嚴謹,都會給觀者留下深刻印象。當代,人們對魏碑的迷戀更多的是對貌似個性的欣賞,把魏碑與粗獷豪放或者拙樸野逸劃了等號,卻忽視了對魏碑中所蘊含的精致和典雅的提煉,在這方面張維忠有所突破,或許是其內心深處有一種精致的情結,這是他的理性選擇,是對魏碑書風書意的透徹理解。

張維忠作品
最近一段時間,在理性沉淀之后,張維忠把藝術視線又轉到魏楷小字上,創作了大量的作品。這批小楷作品講求精到、精彩、精煉,無論其用筆還是結體,都似乎是在原有創作高度基礎上尋求新的思考,意在展現小楷作品恬靜空靈的一面,以新的審美認知去指導并實踐著典雅散淡的風格,有清心閑適之意、靜逸自在之態。他的這些小楷作品,代表著他近階段的創作成果,也是其創作思考和實踐的新課題。
張維忠修養全面且悟性好,能夠寫出幾種不同感覺的碑系作品,雖然他對碑派有著深入的研究,卻從未影響他對帖學的汲取。單純寫碑似乎少點溫潤蘊藉,純粹寫帖又易造成媚俗熟滑,如何將兩者互為滋補、融會化合并非易事,尤其小楷。很多以帖為主的創作者往往會從碑刻里面尋找結字的靈感以求其生動。而張維忠則反其道而行之,他將“二王”一系的某些結字特點,或凝重,或輕靈,或爽朗勁健,或散淡松活,以充實其作,故顯質樸無華而又渾融自然,境界格調或有升華。
“筆墨當隨時代”,張維忠始終堅持守正創新的藝術理想。所謂守正,就是抓住傳統經典,將傳統的筆墨元素完整繼承下來;所謂創新,就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實踐新的書法語境,構筑新時代書風書貌。張維忠似乎更傾向于在“守正”上不懈努力,他的書風傳統正宗,是正大氣象的展現,他沒有在諸多的書法現象上迷失方向,而是始終堅守獨立的藝術思考。他對創新有著深邃的思考,不斷在傳統的經典中去尋找新的元素,在碑與帖的融會貫通中不斷探索新的藝術形式。
從張維忠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審美理想的影響,他崇尚經典取法乎上,上溯古法直取北魏;追求精到典雅、筆墨純正講究;以碑為本碑帖兼融,勁健與溫潤并存;彪炳高古氣格,力避世俗平庸;重視形式上的空間安排,強調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當代書壇百花爭妍星光燦爛,然能寫好傳統、寫出自我、寫出風格者還是寥若晨星。張維忠的成功,除了他的才華與勤奮外,還離不開時代對他的滋養。當前,我們擁有豐富的藝術資源,隨時都能方便查找到歷史上最優秀的經典,而這些在古代都是上層社會才能看到的藝術瑰寶。
“路漫漫其修遠兮”,張維忠正值盛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信他會以新的姿態,在已有創作成就的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創作出新的精品力作,為繁榮發展傳統書法藝術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