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的詩人,靈動的畫
——任福安篆刻的藝術(shù)追求

古洪木地(篆刻) 任福安
任福安長期致力于書法與篆刻的研究與創(chuàng)作。他曾多次深入福建壽山、浙江青田等盛產(chǎn)石頭的地區(qū),跟隨當?shù)氐氖r(nóng)一起找出露點、鑿孔洞、爆破、采掘,親身感受大自然對每一塊石頭的精雕細琢,體驗原生態(tài)之美。
基于每一塊石頭不同的特性,任福安將書法藝術(shù)的柔性美與篆刻的金石之氣合二為一,讓印章呈現(xiàn)出剛?cè)岵淖罴研螒B(tài)。每一塊印章都是任福安獨一無二的作品,也是對自然生態(tài)最好的審美寫照。壽山石石質(zhì)晶瑩、脂潤、色澤渾然天成,色界分明,深受國內(nèi)外眾多篆刻人士的喜愛。任福安基于壽山石的材質(zhì)、顏色等特性篆刻了多方印章,“福安大吉”“觀山”“古洪木地”均是其代表作。
“古洪木地”在彝語中意味“神圣的火”,在任福安雕刻的“古洪木地”這方印章中,四字對角互應(yīng),用巨筆朱文映射“火”的“紅火”,紅白反差極大,奪人眼球,筆畫增減融合,相互滲透,互為挪讓。兩“口”字,下刀即成,刀法方向又各不相同,甚是巧妙。在邊框處理上,天高地厚,古拙天成,既相呼應(yīng),又絕不雷同;“古”“木”兩字又似干柴,歡呼雀躍;“洪”字重筆占據(jù),似雙手供捧,眾人同擁,盡顯“神圣”之氣;“地”字落地生根,左顧右盼又騰空而起。四字錯落有致,構(gòu)思巧妙,獨具匠心。整方印章開合有度,收放自如,渾然天成。
任福安的其他印章也各有特色。其創(chuàng)作的“觀山”印章中,僅“觀”字就占據(jù)了整個印章的2/3,“山”則被壓至1/3的空間。點睛之筆則在于將繁體字“觀”中的“目”放大,表示“人睜大了眼睛”后的神情,構(gòu)思巧妙,形神兼具。整個印章刻法自然流暢, “疏可跑馬,密不透風”,堪稱佳品。
任福安把對自然的敬畏、對作品的虔誠連同自己的揣摩與感悟,全部傾注于這方寸之間。其作品一方面展現(xiàn)了他多年的書法基本功,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對自然原生態(tài)之美的至高崇敬,對于中國四大名石——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潛心研究,任福安已經(jīng)可以做到以手辨石的程度。
對于篆刻的感悟,任福安在《任福安書法篆刻作品集》中有過表述:人有靈魂,石頭也有靈性,雙方的“氣場”一定要吻合,篆刻的文字也要符合人物的氣質(zhì),只有這樣雙方才能相互助益。因此,他認為,如果是文人墨客,則更適合溫潤的田黃石,而金筆鐵畫也更能夠彰顯出文人的風骨與氣節(jié);如果是將相之才,錚錚鐵骨,則更適合青田石,配以遒勁的字體,凸顯豪邁的氣勢及風范。
任福安表示,自己珍藏的每一方印章,都是有感而刻,也都蘊藏著一個故事。“師從原興”這方印章是在其啟蒙恩師溫原興病危之際,其感恩老師的辛苦教導所作。任福安就像是一個無言的詩人,在一方方石頭上撰寫出一首又一首動人的詩,繪制出一幅幅靈動的畫,同時也在一筆一畫中雕刻著自己的精神世界。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