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惠媛: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用的三個維度
當前,黨中央高度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也于近日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了相關工作。從理論上明確優秀傳統文化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和基礎。
第一,從價值維度來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和文化往往是相互依存、互為表里的。價值是文化的深層內核,文化是價值的重要載體與外在呈現。因此,提煉價值觀念與構建價值體系離不開對文化背景的把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結合中國獨特的文化背景,全面把握當代中國的文化精神。惟有如此,核心價值觀才能更加符合中國實際,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人民的認同與支持,其培育和踐行也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文化的發展是動態的、延續的,而不是靜止的、孤立的。當代的文化精神離不開傳統,是傳統基礎上的繼承與創新,其承載的價值觀念與文化傳統一脈相承。因此,要理解中國當前的文化精神,既要把握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時也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凸顯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價值訴求,能很好地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對傳統的繼承與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更好地發揮引領思想與凝聚共識的作用。因此,作為推動民族文明進步與國家發展壯大的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既要著眼實際,融合當代思想精華,又要善于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第二,從政治維度來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什么樣的路、怎樣走好這條路,在某種意義上取決于國家的具體情況。而這種具體情況既包含了經濟和社會狀況,也包含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文化傳統。我們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中國經歷了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早已積淀了有別于西方的深厚文化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可以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構成了內蘊于中國道路的元素,展現了中國道路的獨特魅力。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應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自身基本國情,不能照搬西方、妄自菲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有助于堅定道路自信。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中國智慧”能夠強化中國特色的文化自覺,并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添文化自信。
第三,從歷史維度來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構建國家治理體系與提升治國理政能力。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同樣需要重視與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動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形成的豐富經驗,可以為應對與處理當前遇到的各類復雜問題提供歷史啟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可以說,對于歷史問題的深入把握,有助于對當代問題的梳理與剖析;歷史上治國理政的經驗,同樣可以為當代提供參考與借鑒。忘記了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今天的探索就容易重蹈覆轍、事倍功半。
中國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在治國理政方面探索出適合自身的獨特路徑,就不能脫離自身的文化傳統,就應當從優秀傳統文化中獲取資源。比如,強調天下為公、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強調為政以德、德法相濟的德治主張,強調正己修身、慎獨慎微的廉潔品格,強調居安思危、革故鼎新的變革觀念,都能為提升治國理政水平提供豐富的智慧滋養。從這個意義上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奠定了我們提升治理能力的歷史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于治國理政的一系列經驗與洞見,在當代仍有其現實意義,亟待我們進行深入梳理和挖掘。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