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礦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赴石樓縣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

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向石樓縣干部群眾贈送書畫作品
8月16日至19日,中國文聯、中國煤礦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走進石樓縣開展2020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中國煤礦文聯秘書長、中國煤礦文聯志愿者協會主席盛軍帶隊,中國煤礦文聯宣傳處處長、中國煤礦文聯志愿者協會秘書長辛凡忠,中國煤礦文聯書協副主席馬銘、楊玉劍,副秘書長侯建偉,理事傅澍乾;中國煤礦文聯美協理事馬鳳山、周先寶、侯平遠、梁志強等煤礦書法美術家參加文藝志愿服務。活動期間,小分隊先后在義牒鎮褚家峪村、石樓縣文化大樓和精石文化培訓中心進行書畫作品贈送、現場創作、書法講座和書畫作品點評輔導等,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等聯合主辦,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聚焦脫貧攻堅主題,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結合,深入開展結對幫扶。延續歷年小型化、靈活機動、人員精干的小分隊形式,以國家貧困縣特別是14個集中連片特困區內的深度貧困縣為重點,深入基層,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幫扶活動,把文藝演出、創作輔導、展覽講座等活動送到百姓身邊,為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廣大群眾加油鼓勁。”盛軍介紹到。


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到村民家中贈送書畫作品
秋雨淅瀝,山間的冷風吹不散志愿者們的服務熱情。小分隊在石樓縣義牒鎮褚家峪村進行了簡短的活動啟動儀式,石樓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閆建軍向志愿者們介紹了石樓縣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群眾文藝工作特色和脫貧攻堅成果,石樓縣人大副主任、縣委辦主任宋小泉主持啟動儀式。小分隊分別向石樓縣和當地群眾贈送了書畫作品,收到作品的人們笑著合不攏嘴,紛紛拿著作品與藝術家們合影拍照。隨后,志愿者們一行在村干部的帶領下走進一戶戶村民家中,把一幅幅書法美術作品送到他們手中。從褚家峪干凈整潔、功能設備齊全的村委辦公場所和寬闊的水泥路可以看出,昔日的貧困村已經走出困境、走向脫貧致富的新生活。“來,把這幅字送給這位小朋友,這個內容送給學生很合適”盛軍邊說邊打開了一幅對聯,上書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看了您家的墻面,這幅畫可以貼在這個位置……”馬鳳山把手中的畫作送給一位老者時說著。

文藝志愿者們為石樓縣群眾現場創作書畫作品
“筆墨當隨時代,這絕不是一句口號,要在創作中不斷地去實踐,既要有尊重古法實實在在的臨摹,也要有緊跟時代發展的創新探索……”在石樓縣文化大樓的創作室中,志愿者們邊寫邊說。馬銘拿起一幅剛寫好的作品說:“這是彩墨古篆,書法中融入色彩,是一種新的嘗試……”“聽說藝術家們今天在這里現場創作,我們縣書協、美協和很多書法美術愛好者都來了,這是一次難得的交流學習機會”石樓縣文聯主席高春旺在現場向藝術家們介紹到。“你們來得次數太少了,我覺得文藝創作者是真的要走出去,要站到更高層面學習和創作,不能限于一時一地的創作風格。”“最近我每個月都到北京參加學習,雖然沒有大塊的時間,但是像這樣分段聽課,一次去3天,我也不覺得累,求學嘛,就應該這樣……”美術愛好者們在和藝術家交談。“這幅字真好,我可以拿走嗎?”“當然可以,這就是為大家寫的”楊玉劍說道。“您如果有喜歡的內容,我再接著給你寫……”創作室里人頭攢動,墨香四溢,墻上地上均擺滿了書畫作品,時不時有聞訊而來的群眾走在藝術家身邊,時而駐足觀看,眼神跟著筆端行走,時而若有所思,心思隨著墨彩暈開。

書法藝術講座
在石樓縣精石文化培訓中心,書法藝術講座別開生面,石樓縣部分文化干部、書畫愛好者和美術書法高考學生等相約到現場聽課。盛軍從書法藝術的形成到歷代書法創作特點,文字、歷史事件與書法名家名作的關系到書法作品參展和創作要點,書法篆刻作品的欣賞等,介紹了大量人物和典故,生動有趣地講述了書法和篆刻藝術,聽眾不時點頭稱贊。
活動期間還進行了現場書畫作品點評和交流,大家收獲良多,藝術家們的志愿服務贏得了普遍認可。





志愿者服務現場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